撥奏弦鳴樂器。中國古老的撥絃樂器。亦稱瑤琴、玉琴,現代稱為古琴、七弦琴。它是中國古代文化生活中十分重要的樂器,孔子、司馬相如、蔡邕、嵇康都以彈琴著稱。幾千年來,琴的演奏綿延不絕,歷代琴師對琴曲的流傳和發展作出瞭重要貢獻,至今尚有上百種琴譜傳世,其中保存瞭大量的古代音樂作品,具有珍貴的史料價值。

  形制 琴的全身是扁長共鳴箱。面板就是指板。琴身寬的一端為頭,窄的一端為尾。琴頭上嵌有承承弦的嶽山,尾端有承弦的龍齦和保護琴尾的焦尾。琴面外側13個圓點稱為徽,是泛音的標志,也是音位的重要根據。琴徽多用貝殼制,也有用玉石或純金制。琴背有大小不等的兩個出音孔,大者稱龍池,小者稱鳳沼,出音孔以長方形為常見,也有圓形或一圓一方者(見圖)。

琴的構造圖

  琴有7根弦,在外側緊挨徽的為第1弦最粗,向內依次漸細為第2、3、4、5、6、7弦。弦的一端打成結,掛在穿過琴頭的“絨剅”上,然後壓在嶽山,拉過琴面,繞過琴尾,拉到預定音高,分別纏在琴底的兩個稱為雁足的木柱上。“絨剅”用絲絨或絲線捻成如繩狀,穿繞在木制或玉制的琴軫上。絨剅自琴底穿過琴頭掛住琴弦。轉動琴軫使絨剅因松緊而改變長短以調音或轉調。

  琴面多用桐木,也可用松木、杉木,背板用梓木。周身刷漆,以黑色為主,也有紅色和棕色者。琴身的漆經過百年左右,開始產生斷紋。有瞭斷紋的琴音質會更美。凡傳世古琴無不經過生漆的修補。古琴有大、中、小多種,以中型為多。其形制和結構基本相同,有仲尼式、連珠式、落霞式、蕉葉式等等,仲尼式最為常見。古代琴用絲弦,最佳者呈半透明狀,稱為冰弦。現用鋼絲芯纏尼龍弦,音量增大,餘音加長,按弦移指的磨擦噪聲減少。琴的定弦主要有3種:①C、D、F、G、A、c、d;②C、D、F、G、B、c、d;③C、D、E、G、A、c、d。第1種定弦法,7根弦依次為徵、羽、宮、商、角、少徵、少羽,稱為正調。其他還有數十種五聲音階和非五聲音階的定弦法。琴的音域為C~d3,4個八度。

  在琴的漫長發展歷史中,產生瞭精湛的造琴工藝和造琴名傢。唐代造琴以四川雷氏傢族及四川郭亮、江南張越為一代名傢。而雷氏傢族中以雷威的制琴技術最高。宋琴傳世精品更多些,但見於記載的造琴名傢很少。元人朱致遠、明人張敬修是當時的造琴名傢,傳世之作不少。明代藩王、潞王監造的琴200多張,但佳者極少。古人造琴的經驗收錄在一些琴書中,最早是北宋時期的造琴法,一種見於《太音大全集》(1413年以前刊),一種見於《琴苑要錄》(宋人編,明代抄本)。明代《風宣玄品》(1539年刊)、《西麓堂琴統》(1549年刊)、《琴書大全》(1590年刊)、清代《琴苑心傳全編》(1670年刊)都收錄有系統的造琴法。有的琴腔內或琴背上刻有制作者或監造者的姓名和年代。優良的琴經常有人寫詩題詞刻在琴背,並根據琴的特點、造型和制作者的意願命名,如九霄環佩、海月清輝、太古遺音、雪夜冰、幽澗泉等。和其他古代文物一樣,古琴也有贗品流傳。

  指法 演奏時,琴置於桌上,演奏者坐在第7弦一側正對四、五徽之間。右手用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撥弦。撥弦一般在嶽山和一徽之間,為選擇音色也可改變位置。撥弦4指都有向內向外兩個方向,依次稱為擘、托、抹、挑、勾、剔、打、摘,以及這些基本指法的各種組合。左手以拇指、無名指按弦外,還可以撥弦、打弦。按弦撥奏得音後,左手可以左右移動改變音高,產生連貫的旋律,這是古琴音樂一個最為突出的特點,稱為走指音,更富於歌唱性和表情性。琴的弦比較長,每弦可奏出13個泛音,可以用泛音演奏完整的樂段。

  琴的弦長相等,又為音階式定弦,所以有許多同度音、八度音的使用。它的空弦音與按弦音十分諧調,八度或兩個八度的跳進具有不同音色變化的效果。因此琴曲常交替運用同度音、八度音、空弦音、按音、走指音、泛音,使琴的表現力更為豐富。

  琴派 在長達3000年的古琴演奏藝術的發展過程中;在多種藝術觀點和演奏風格的琴人中間,稱某些具有共同特點者為琴派。其共同特點一般取決於地方色彩、師承淵源和所據傳譜。

  自古以來,鄉土風格對琴曲演奏有明顯的烙印。《左傳·成公九年》記載,楚國琴師鐘儀為晉侯鼓琴,因其濃鬱的南國情調,而被認為是“樂操土風,不忘舊也”。宋朱長文《琴史》記載,初唐琴師趙耶利曾形容當時兩種琴風:“吳聲清婉,若長江廣流,綿延徐逝,有國土之風;蜀聲躁急,若激浪奔雷,亦一時之俊快”。這說明地區差別對琴人的不同影響。地方色彩是決定演奏風格的基本因素,因此,後世的琴派都以地名相稱。

  共同的師承淵源是形成統一風格的主要依據。卓越的琴師以其精湛的藝術創造和獨具一格的演奏,博得人們的仰慕和傳習,因而“唐世琴工復各以聲名傢,曰:馬氏、沈氏、祝氏……師既異門,學亦隨判,至今曲同而聲異者多矣”(《琴史·論音》)。唐初風行一時的沈傢聲、祝傢聲,就是根據不同的師承而命名的一些演奏流派。

  地方色彩與師承特點往往通過傳譜而固定下來。唐宋以來,琴譜的運用日益簡化和普及,為琴派創造瞭新的條件。盛唐琴師董庭蘭融會沈、祝兩傢聲調,形成自己的風格,其傳譜稱“董傢本”。宋代皇傢推行的“閣譜”,一度在北宋琴壇居於顯要地位。但是民間的“野譜”卻不斷反映出琴傢新的創造。其中“江西譜”就比僵化瞭的閣譜具有明顯的優點。

  從唐代的吳、蜀聲到沈、祝聲,再到宋代的閣譜、江西譜,記錄著琴派產生以前的發展歷程,為形成琴派積累瞭日漸成熟的條件。由於琴派指的是一批琴人,所以早期的“聲”或“譜”,都還不是正式的琴派,隻能說是它的雛形。歷史上較著名的琴派主要是浙派、虞山派和廣陵派。

  浙派 源於南宋末期,當時稱“浙譜”或“浙操”。創始人郭沔,是參政張巖的琴師,曾協助張巖整理韓侂胄祖傳秘譜,又搜求民間野譜,編《琴操譜》15卷、《調譜》4卷。後因政局變動,該譜未能付印。郭沔從大量古今傳譜中汲取瞭豐富的藝術營養,創作瞭《瀟湘水雲》、《秋鴻》等具有新水平的名曲。宋度宗時司農卿楊纘十分贊賞郭氏傳曲,他資助琴師毛敏仲、徐天民向郭氏弟子劉志方學琴,又命他們廣求遺譜,編《紫霞洞譜》13卷。此譜雖已不存,卻對後世影響極深。毛敏仲創作的《漁歌》、《樵歌》、《列子禦風》、《莊周夢蝶》、《禹會塗山》等曲,都是現存明、清傳譜中常見的曲目。

  徐天民及其子徐秋山培養的元代琴傢,如撰寫《琴述》的袁桶、編《霞外譜琴》的金汝勵、彈《胡笳十八拍》的宋尹文等,都是一代名手。徐門第3代徐夢吉,號曉山中人,著《琴學名言》。因其長期在江蘇常熟講學,為當地出現虞山派準備瞭條件。徐門第4代徐詵,字和仲,隨其父在浙江四明講學,作琴曲《文王思舜》,編《梅雪窩刪潤琴譜》。該譜集中瞭徐門祖孫4代不斷加工整理的浙派傳曲,其中《瀟湘水雲》、《秋鴻》、《漁歌》、《樵歌》等作品,經反復刪潤,精益求精,成為後世廣為流傳的優秀曲目。

  明初,成祖召見過浙派的徐和仲、松江派的劉鴻和張用軫。當時“浙操徐門,江操劉門”並稱。此後,浙操逐漸取得優勢,現存明代譜集如《琴譜正傳》、《梧崗琴譜》、《杏莊太音續譜》、《文會堂琴譜》都繼承浙派,稱“徐門正傳”。

唐代名琴----九霄環佩 上:正面 下:背面

  虞山派 明末興於江蘇常熟,因當地有虞山而得名,亦稱“熟派”。創始者嚴澂,在當地組織琴川琴社。他吸取京師琴傢沈音的創造,形成“清、微、淡、遠”的琴風。嚴澂在所編《松弦館琴譜》的序言中強調音樂本身的藝術表現,嚴詞批駁瞭當時濫填曲辭的風氣。嚴澂是文靖公嚴訥之子,做過知府,因其顯赫地位而受到重視。其實,虞山派的奠基者是琴師陳愛桐,他的兒子陳星源作為嚴澂的琴師,在編輯琴譜中起實際作用。陳愛桐另一個再傳弟子徐上瀛更有建樹。他把琴曲演奏的美學觀點總結為24條逐條論述,即《谿山琴況》。他彌補瞭嚴澂片面強調“遲”的缺點,主張有遲則有速,如四時之有寒暑;還把嚴氏排斥的快速曲目《雉朝飛》、《烏夜啼》、《瀟湘水雲》收入他的《大還閣琴譜》,從而全面繼承瞭陳愛桐的琴學。

  廣陵派 清代,江蘇揚州湧現的一批知名琴傢,先有傳《澄鑒堂琴譜》的徐常遇,他主要是繼承虞山派,並在此基礎上發展、形成廣陵派。揚州古稱廣陵,故名。他的兩個兒子徐祜、徐祺傳其藝,受到康熙皇帝的召見,一時盛傳“江南二徐”。徐祺遊歷瞭燕、趙、吳、楚,加工整理瞭熟派、金陵派、吳派、蜀派傳曲,輯《五知齋琴譜》。繼起者吳灴是徐常遇之孫徐錦堂的弟子。吳灴廣泛吸收諸傢傳譜共93曲,編《自遠堂琴譜》。此後,又有編《蕉庵琴譜》的秦維瀚、編《枯木禪琴譜》的釋空塵等。300多年以來,廣陵琴傢綿延不絕,他們的譜集成為近代琴人必備的常用書。當時,琴派眾多,各有千秋,王坦在《琴旨》中說:“中州派高古端嚴,寬宏蒼老,然用意過剛,殊失優柔樂易;浙派清和善俗矣,惜其填詞合曲,好作靡曼新聲;八閩僻處邊隅,唐宋後始予聲名物,其派務為不經之詞,豈無乖於正始?金陵派之參序有節,猶未免六代淫佚之失”。清代末期,則有“金陵之頓挫,中浙之綢繆,常熟之和靜,三吳之含蓄,西蜀之古勁,八閩之激昂”(黃曉珊:《希韶閣琴瑟合譜》)等,呈現出百花齊放的盛況。

  近代琴派 近百年來由於交流頻繁,范圍擴大,湧現瞭如下琴派:①浦城派的祝桐君為福建浦城人,他博采諸傢傳譜,尤致力於校訂蘇景的《春草堂琴譜》,其理論著述為《與古齋琴譜》。繼其學者張鶴,所編《琴學入門》曾多次再版,廣為流傳。②泛川派因四川青城山道士張孔山而馳名。他學琴於浙江馮彤雲,編《天聞閣琴譜》,所傳“七十二滾拂”《流水》一曲,發揮“蜀聲躁急”的特點,氣勢宏偉,至今仍為常奏的名曲。③九嶷派的楊宗稷字時百,號九嶷山人,他得自金陵黃勉之的傳授,講求吟揉節奏。著《琴學叢書》70萬言,收羅琴學文獻甚豐,楊曾在北京設九嶷琴社傳琴,當代管平湖繼其傳。④諸城派,包括王溥長和王雩門,故又稱“諸城二王”。前者學自虞山派,傳《桐蔭山館琴譜》;後者學自金陵派,傳《梅庵琴譜》。兩者琴風並不全同,所傳《長門怒》、《關山月》等曲,頗具山東地方特色。⑤嶺南派的古崗黃景星取其父鈔傳30餘曲,又從琴師何洛書受10 餘曲,輯《悟雪山房琴譜》流傳於廣東等地。其《碧澗流泉》等曲為他派所罕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