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唐代宮廷樂舞。最著名的歌舞大麯之一。最初用於宴享,後用於祭祀,屬武舞(與文舞相對)類。

  據唐劉逭《隋唐嘉話》、《舊唐書·音樂志》、《太平廣記》卷二百零三等記載,620年,秦王李世民破叛將劉武周,解唐之危,河東(山西永濟)士庶歌舞於道,軍人利用軍中舊曲填唱新詞,歡慶勝利,遂有秦王破陣之曲流傳於世,後編入樂府。貞觀初(627),唐太宗詔魏徵等增撰歌詞7首,呂才協律度曲,訂為《秦王破陣樂》。貞觀七年,李世民親制《破陣舞圖》》,對舞蹈進行加工:左圓、右方,先偏、後伍、魚麗、鵝貫、箕張、翼舒,交錯屈伸,首尾回互,往來刺擊,以像戰陣之形。舞凡3變,每變為4陣,計12陣,與歌節相應。令呂才依圖教樂工120(一說128)人,披甲持戟,執纛演習,定名為“七德之舞”。凡宴三品以上的官員及“蠻夷酋長”,於玄武門外奏之。擂大鼓,聲震百裡,氣壯山河。後用馬軍2000人,引隊入場,尤為壯觀(《通典》卷一百四十六,《唐會要》卷三十二等)。

《秦王破陣樂》譜

  唐高宗時的《神功破陣樂》、唐玄宗時的《小破陣樂》,皆源出《秦王破陣樂》,其形式有所變化。

  敦煌莫高窟217窟有晚唐壁畫《破陣樂圖》(一說《閱兵圖》)。日本藤原通憲(僧名信西,1159年卒)的《信西古樂圖》中,有《秦王破陣樂圖》。日本保留有《秦王破陣樂》遺譜9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