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拉莫

  法國作曲傢,音樂理論傢。1683年9月25日於第戎受洗,1764年9月12日卒於巴黎。父親是第戎的聖艾蒂安教堂管風琴師。少年時就自學演奏和作曲。1701年曾到義大利學音樂,但隻在米蘭停留瞭幾個月,就回到法國。先後後在巴黎等地的一些大教堂中任管風琴師。1706年出版瞭他的《哈普西科德曲集》第一集。1722年在巴黎出版瞭他的《和聲論》。1723年到巴黎定居,並為集市劇院的滑稽劇寫音樂。1724年和1728年他的《哈普西科德曲集》第2集和第3集出版。1733年發表瞭他的第1部歌劇《希波呂托斯和阿麗西》。從此積極投入歌劇創作。1735年發表芭蕾歌劇《嫵媚的異鄉》。1737年發表他的歌劇代表作之一《卡斯托耳和波呂丟刻斯》。1739年發表瞭他的最佳歌劇《達耳達諾斯》,從此,名聲大振,以後又陸續寫瞭近30部戲劇音樂作品。1745年他被任命為皇傢室內樂作曲傢。

  拉莫的歌劇基本上繼承瞭J.-B.呂利的歌劇傳統,但更著重理性的表現,更多地插入瞭舞曲的片斷。因此,40年代曾圍繞著拉莫的舞臺作品發生過“拉莫派”和“呂利派”之爭。實際上拉莫的歌劇創作為C.W.格魯克的歌劇改革作瞭準備。拉莫還寫瞭許多哈普西科德曲,多為舞曲和標題性的,他把阿勒曼德舞曲和庫蘭特舞曲處理成抒情小品,把舞曲詩化瞭。有些樂曲富於裝飾性,並運用動力性的奏鳴曲發展手法。拉莫又是一位傑出的音樂理論傢,著有《音樂理論的新體系》(1726)、《和聲基本原則的論證》(1750)等一系列論述,他在這些著作中確定瞭古典和聲的基本原則,認為和弦應以泛音為基礎,大小三和弦是根本性的和弦;他研究瞭和弦轉位、和弦連接、根音低音、調性與轉調各種問題,從而為近代功能和聲奠定瞭理論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