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巴爾汗·艾買提

  中國維吾爾族女舞蹈表演藝術傢、教育傢。出生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喀什噶爾(喀什)一個民間歌舞藝人傢庭,逝於1994年3月。1927年,因生活窘困,全傢投親到蘇聯卡孜勒寬孜城。1935年考入烏茲別克斯坦芭蕾舞學校,因因學習成績優異,兩年後被選為塔什幹紅旗歌舞團演員。她參加過大型歌舞劇《安娜爾汗》中的獨舞《劃船曲》的表演,以及三人舞、集體舞領舞的演出;初露才華,引起人們的重視和歡迎。1939年考入莫斯科音樂舞蹈藝術學院,主要學習烏克蘭民間舞、俄羅斯古典舞和民間舞以及阿塞拜疆的舞蹈。在學習期間,曾在克裡姆林宮與蘇聯著名舞蹈傢Γ.С.烏蘭諾娃等同臺演出。她表演的維吾爾族獨舞《林帕黛》,在國際舞臺上獲得聲譽。1941年畢業後,回到塔什幹紅旗歌舞團。她在舞蹈藝術上的成就,至今在塔什幹等地還有較大聲望。

  康巴爾汗於1942年4月回到祖國。5月參加瞭在迪化(今烏魯木齊)舉行的14個民族的歌舞比賽。她和妹妹古麗列然木表演的《林帕黛》和《烏夏克》等舞蹈,榮獲第1名。1947年9月,隨新疆青年歌舞團赴南京、上海、杭州、臺灣等地演出,得到瞭好評,被稱為“新疆之花”。在上海期間,與梅蘭芳和戴愛蓮進行瞭藝術交流。

  1949年,康巴爾汗在歡迎中國人民解放軍進駐新疆的文藝晚會上演出,受到國傢領導人的鼓勵,她表演的《打鼓舞》、《盤子舞》、《林帕黛》等舞蹈被拍入影片《各民族大團結萬歲》之中。50年代初期,她編創瞭舞蹈《抗美援朝》、《解放的姑娘》,改編瞭《解放軍舞》。1956年,隨中國舞蹈考察團赴蘇聯訪問。

  康巴爾汗自幼受維吾爾族歌舞藝術的薰陶,善於從音樂中捕捉舞蹈形象。在表演中,她的每一個舞姿,都是表達一種感情的語言,並具有特定的意義,使音樂、舞蹈統一於詩的意蘊之中。她的舞蹈風格端莊高雅、瀟灑俊逸、輕盈流暢,使人感受到一種和諧的美。

康巴爾汗表演的《盤子舞》

  1950年,康巴爾汗任西北藝術學院民族系主任,開始瞭她的舞蹈教育事業。她熱愛舞蹈教育,把自己多年積累的藝術經驗和技能傳授給青年一代,為西北各民族培養瞭許多舞蹈人才。1954年,她到新疆藝術學校繼續從事教學工作。在她的主持下,整理編撰瞭維吾爾族舞蹈基本訓練教材。在長期的藝術教育中,先後培養瞭7屆舞蹈畢業生,輸送到各地文藝團體。有些已成為舞蹈藝術事業中的骨幹,如伊甫拉音江、海力且姆、再那甫·沙比提和熱娜等。

  康巴爾汗歷任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委員會副主席、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新疆分會副主席、中國舞蹈傢協會副主席、中國舞蹈傢協會新疆分會主席、西北藝術學院民族系主任、新疆學院藝術系主任、新疆藝術學校副校長等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