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管氣鳴樂器。中國古代的吹管樂器,又名胡笳。漢代由匈奴地區傳入,一說為李伯陽避亂於西戎所造;當時名葭、佦、菰、箛、吹鞭。初以蘆葉卷之,後以蘆葉為哨,以蘆管或羊骨為管,多無指孔。清代的笳有3孔,木制,兩端彎曲。笳的音量宏大,為歷代鼓吹樂的必備樂器。唐朝大駕鹵簿樂隊中用24支笳,宋朝增至124支。清朝在內蒙古地區就流傳著一種由笳、箏、胡琴和口簧組成的“笳吹”合奏形式。笳亦可獨奏,樂曲有《出塞》、《入塞》、《涼州》、《折楊柳》、《北狄遐征》、《胡馬長思》等。音色色悲涼,故又有悲笳、哀笳的別稱。據《晉書》記載:劉疇“曾避亂塢壁,賈胡百數欲害之,疇無懼色,援笳而吹之,為《出塞》、《入塞》之聲,以動其遊客之思。於是群胡皆垂泣而去之”。可見笳是一種具有藝術感染力的樂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