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管弦樂隊各種樂器的運用和組合,用以寫作管弦樂曲的方法。它是作曲傢、指揮傢及演奏傢必須瞭解的技術理論。

  管弦樂法可分為兩大部分,即樂器法與配器法。前者研究各種樂器的性能;後者研究各種樂器的組合方式及其應用。在西方,樂器法和配器法時常混用。在中國,管弦樂法與配器法也常常用作同義詞,可以互換使用。

  樂器法 按樂器的分類,即絃樂器、木管樂器、銅管管樂器、打擊樂器、色彩性樂器等,對每種樂器的沿革、構造及發音原理、音域、記譜法、演奏技巧、不同聲區的音色變化、樂器的特長及其局限性、與其他樂器組合後的效果、在樂隊中常見的運用方法等加以闡述,並研討不同歷史時期和不同音樂風格中某些樂器的獨特使用方式,某些作曲傢對樂器使用方法的創新等。

  樂器法所研究的樂器,以古典派以來管弦樂隊中的常用樂器為主,旁及某些特殊樂器如各國的民族民間樂器,已甚少使用的古樂器,20世紀以來出現的新樂器,以及應用於軍樂隊或爵士樂隊中的特殊樂器,以便更全面地掌握多種樂器的性能及特點。

  配器法 研究各種樂器的不同組合是配器法的主要課題。良好的配器應通過各種樂器的適當組合,使音樂形象鮮明,並在音色、音量、力度、織體等方面取得平衡與對比。配器法的學習一般有兩種方式:①按樂器分組,首先掌握弦樂隊的寫作,然後加入木管,作小型樂隊的寫作,最後加入銅管及打擊樂器等。②按音樂要素及織體層次,即按旋律、副旋律、和聲、對位、伴奏等不同要素來探討樂器的各種組合方案。

  學習管弦樂法應該熟悉管弦樂名曲的總譜與音響效果,瞭解各個時期以及不同風格的樂隊寫作手法及其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