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曲劇種。流行於淮河以南和長江兩岸,東到全椒,西至金寨,遍及安徽省的合肥、蕪湖、淮南、六安等20餘市縣。原名“倒七戲”,因活動中心在古屬廬州的合肥市一帶,1955年改稱廬劇。

  廬劇起源,無史料可考,據老藝人相傳,在太平天國時期已有職業班社流動演出。初期的廬劇,是以皖西大別山和淮河一帶的山歌、門歌(門頭詞)和民間花籃舞、花鼓燈舞為基礎發展起來的三小戲。其演出劇碼《賣蘭花》的唱腔,就是淮河一帶流行的花鼓燈調;《打桑》一劇唱的的則是大別山流行的“打花石調”。當時的演出大多采用唱一段舞一段的形式,舞蹈如“繞籬笆子”、“繞門轉子”、“一條龍”、“剪子股”、“荷葉翻身”等,與淮河一帶的花鼓燈相似。廬劇在發展過程中,曾受流行於皖西北的阜南和河南固始一帶的“嗨子戲”影響,後來又吸收、融化瞭湖北花鼓戲和淮河一帶的“端公(男巫)戲”等劇種的部分劇目和唱腔,使自己不斷豐富起來,如:“端公調”唱腔和《休丁香》、《張相公打嫁妝》等劇目來自“端公戲”;《討學錢》、《采茶》等戲來自湖北花鼓戲;“黃梅快板”(又稱行路調)唱腔來自皖南花鼓戲。廬劇班社早期不滿10人,隻能在農村草臺演出,劇目是《點大麥》、《遊春》、《洪武放馬》、《雪梅教子》等生活小戲和折子戲。辛亥革命前後,曾一度和徽戲合班演出,稱為“四平帶折班”(“四平”指徽戲,“折”指廬劇小戲)。到瞭30年代,部分班社進入蕪湖、合肥等城市演出,又與京劇合班,稱為亂彈班。因此,在劇目和表演方面亦受徽劇和京劇的影響。

  廬劇的傳統劇目分花腔小戲、折戲、本戲三類。花腔小戲以反映勞動人民生活情趣和愛情為主要內容,也有一些諷刺喜劇和鬧劇,如《賣線紗》、《放鸚哥》、《上竹山》、《借妻》、《罵雞》等。此外還有部分反映清末人民鬥爭生活臨時編演的劇目,如揭露鴉片鬼醜態的《打煙燈》,反映農民投奔太平軍的《下廣東》等。折戲多為本戲中抽出的“戲膽”(具有獨立性的精彩部分),如《張四姐鬧東京》中的《搗松》、《梁祝》中的《闖簾》、《藍衫記》中的《張太和休妻》、《三元記》中的《教子》等。有些雖然來自徽戲、京劇或其他劇種,但通過廬劇藝人長期在農村演出,劇中人的性格、感情、語言,都從主要觀眾──農民的角度出發,加以重新塑造、豐富、深化,因而帶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和鄉土特色。本戲以傢庭悲歡離合、愛情、公案為主要內容,除本劇種獨有的《柴斧記》、《手巾記》、《幹旱記》、《河神》等外,大都移植改編明清傳奇、鼓詞和其他劇種的劇目,如《彩樓配》、《琵琶記》、《藥茶記》、《孟薑女》、《天寶圖》等。

《借羅衣》劇照

  廬劇的表演,鄉土氣息較濃,特別是花腔小戲,唱腔來自民歌,邊歌邊舞,生動活潑。與徽戲和京劇一度合班之後,多方吸收,豐富瞭表演程式。唱腔分主調和花腔兩部分。主調是折戲和本戲的主要唱腔,有旦和小生唱的“二涼”、“寒腔”、“三七”;老生唱的“正調”、“哀調”;老旦唱的“正調”、“哀調”;老生、老旦唱的“端公調”;醜與彩旦唱的“醜調”;以及神鬼出場用的“神調”、“鬼對子”等。主要唱腔又有尋板(類似導板)、抹拐(類似掃頭)、伸腔、連詞、切板、大小過臺等變化。落板時常用幫腔,滿臺齊唱,稱為“邀臺”(或“吆臺”)。花腔多為民歌小調,常用於三小戲,活潑健康,有40多種,大多專戲專用。廬劇分皖西、皖中和皖東三路,各有不同的藝術特色。西路唱腔高亢,假聲較多,稱為“山腔”;東路婉轉抒情,稱為“水腔”;中路明快樸實,介乎兩路之間。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廬劇在藝術上進行瞭較大的改革,音樂由原來的隻以鑼鼓伴奏改為絲弦伴奏,並增加瞭部分管樂器和打擊樂器;在唱腔和表演上,剔除瞭某些京、廬混雜的表現手法,著重發揮瞭本劇種獨特的藝術風格;整理瞭《烏金記》、《雙絲帶》、《雙鎖櫃》《張太和休妻》等一批傳統劇目,創作瞭《李華英》、《程紅梅》等現代戲和民間故事劇《陷巢州》;也培養瞭一批出色的青年演員。較有影響的劇目為《借羅衣》、《打蘆花》、《討學錢》、《休丁香》、《雪梅觀畫》、《花園紮槍》等。名演員有王本銀、丁玉蘭、孫邦棟、董少軒、張金桂、劉正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