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曲劇種。原為皮影戲,採用道情唱腔,名隴東道情。流傳於甘肅東部的環縣及曲子鎮一帶。因演出排場和活動方式均極簡便,全部箱具樂器一頭毛驢即可馱走,當地群眾又稱這種皮影班子為“一驢馱”。它的形成至早不超過清道光、咸豐年間。環縣皮影藝人解長春(1843~1916)一生從事隴東道情的改革活動,制定並改進瞭道情的音樂及聲腔,增添瞭四弦、笛吶和水梆子(梆鈴)等樂器,對道情藝術的發展有很大貢獻。此後道情唱腔又發展為東南西北4路,其中許元章、耿顥賢、史學傑、敬廷璽等藝人,便便是各路唱腔的著名代表。抗日戰爭及解放戰爭時期,陜甘寧邊區的文藝工作者運用道情形式編演街頭劇進行宣傳活動。1949年以後開展瞭對道情音樂的搜集整理活動。1958年建立瞭專業隊伍,從事道情藝術全面的發掘、改革和提高工作,為皮影戲向舞臺劇的演變創造瞭條件。1959年大型古典戲曲《楓洛池》的編演,使隴東道情從實踐上具備瞭較完整的舞臺藝術規模,成為一個新生的戲曲劇種。同年年底定名為隴劇,並成立瞭甘肅省隴劇團。

  隴劇音樂屬於板式變化體結構體制。曲調為徵調式。在同一調式下,又分傷音與歡音兩大類。傷音曲調柔婉纏綿,適於抒發愁苦悲怨的感情;歡音曲調活潑跳蕩,長於表現喜悅歡快的情緒。板式有還陽板、慢板、彈板、飛板、新板、緊板、散板、二六板以及耍孩、喝音子、采音子等,另外還有一部分隴東民歌和道曲類的曲牌體唱腔。隴劇的演唱方式比較自由,曲調流暢,節奏明快,近似說唱。曲調尾首的拖腔叫做簧,唱時稱嘛簧,嘛簧悠長婉轉,韻味濃厚,富有地方色彩,它是構成隴劇音樂獨特風格的重要成分。樂器有隴胡、漁鼓等。隴劇表演風格細膩,重視人物性格的刻畫與傳神。長於“三小戲”(小生、小旦、小醜)。表演動作吸取瞭皮影造型的側身美,如側身掩面搖晃的啼哭狀,側坐側立的大側面形象。旦腳頭飾的化妝也采用瞭皮影人物高髻燕尾的造型,同時仿照敦煌壁畫中唐代婦女的發式,設計制做成多種獨特的發髻式樣。舞臺道具也保留著皮影砌末的雕鏤花紋風格。隴東道情原有的傳統劇目約有一、二百種。搬上舞臺的作品以古典隴劇《楓洛池》為代表。《楓洛池》是以清代作傢朱佐朝的傳奇《漁傢樂》為藍本,重新構思創作而成。

《楓洛池》劇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