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曲作品集。編者毛晉(1599~1659),字子晉,原名鳳苞,字子久,別號汲古主人。江蘇常熟人。著名藏書傢之一。他曾受業於錢謙益門下,與戲曲傢淩濛初、馮夢龍交往甚密,彼此有唱和之作;與藏書傢陸貽典為姻戚。築目耕樓、汲古閣,共藏書84000餘冊,多有宋元善本、秘笈,曾校刊《十三經》、《十七史》、《津逮秘書》、《六十種曲》等。著有《隱湖題跋》、《汲古閣集》,並編有《毛詩陸疏廣要》等。

  《六十種曲》共收雜劇《西廂記》1種,傳奇奇58種,其中湯顯祖《還魂記》兼收原作與碩園改訂本,共計為60種。全書共6套,第1套收《琵琶記》等10種,第2套收《南西廂記》等10種,第3套收《春蕪記》等10種,第4套收《繡襦記》等10種,第5套收《錦箋記》等10種,第6套收《白兔記》等10種,這部戲曲作品集是中國古代篇幅最大、流傳最廣的一部戲曲選集。

  《六十種曲》是無註釋、無題評的白文本,對選取的底本,也未作說明或著錄。所收雖僅60種,但“荊、劉、拜、殺”等南戲主要劇目,影響甚廣的《西廂記》、《琵琶記》,對昆山腔的發展起瞭較大作用的《浣紗記》,以及湯顯祖的全部作品,沈璟的主要作品均已包羅在內。其中《鳴鳳記》、《明珠記》、《琴心記》、《玉鏡臺記》、《金蓮記》、《青衫記》、《水滸記》、《獅吼記》、《白兔記》、《殺狗記》等所選底本,較其他刊本有較多的優點。其中《精忠記》、《八義記》、《三元記》、《春蕪記》、《懷香記》、《䌽毫記》、《運甓記》、《鸞記》、《四喜記》、《投梭記》、《贈書記》、《雙烈記》、《龍膏記》、《雙珠記》、《四賢記》和碩園改訂本《牡丹亭記》等16種,在此以前未見刊本。

  此書乃編刻於明末清初,原刻本每套均標名汲古閣《繡刻演劇十種》(實獲齋藏版),前後共分6次刊行。前5套均有“弁語”,分別署名“閱世道人”、“得閑主人”等別號,皆未著年月。清初重刻本(扉頁標“汲古閣訂”、“本衙藏版”,僅存“演劇首套弁言”)因系一次出書,始有《六十種曲》之稱。但該刊本校勘不甚精審,舛誤之處甚多。1955年文學古籍刊行社用1935年開明書店排印本重印,對缺漏訛錯之處,已作校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