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拉圭作曲傢、小提琴傢。1882年5月18日生在索利斯,1950年5月17日卒於蒙德維的亞。曾在蒙德維的亞的利拉音樂學院學小提琴,1900~1903年在佈魯塞爾音樂學院學小提琴與作曲。後在歐洲各地及阿根廷、巴西、烏拉圭舉行演奏會。1905年回到烏拉圭之後,致力於教學與作曲。其成名之作交響詩《田野》(1909)具有鮮明的烏拉圭民族風格,1922年在蒙德維的亞首次公演。法維尼是20世紀上半葉最有代表性的烏拉圭作曲傢,其代表作尚有採用民族音調所寫的交響詩《木棉樹樹之島》(1926)。以“蒙得維的亞”一詞的摩爾斯電碼節奏編成樂曲,以表示向首都致意的《耕地交響曲》(1931),以當地的植物命名的舞劇《姆佈魯庫雅》(1933),鋼琴曲《憂鬱的情歌》,歌曲《毀滅》等。他還譜寫過一些小提琴曲與吉他曲等。其創作不直接采用民歌主題,但仍然具有鮮明的民族氣質,表現瞭烏拉圭人民的情操。歐洲的音樂學傢P.蘭曾撰寫專文《愛德華多·法維尼的音樂》,對其創作作瞭高度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