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漢族民間舞蹈,又名蚌殼燈、蚌殼精等,主要流行於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南、廣東、福建等地,是漁民們祈求豐收及節慶日子裏表演的舞蹈。蚌殼道具多用竹、佈製成,表演者將蚌殼系在背上,雙手握住殼內的扶手,控制殼的開合,以表達人物感情。有的地區將殼紮成雙層,裏面燃上燈燭。蚌舞多由少女表演,動作以碎步、盤腿蹲、半轉身以及優美的身段為主。蚌舞已有很長的歷史,傳統京劇《廉錦楓》中有一段“刺蚌”,就是吸收瞭民間的蚌舞加工而成的。

蚌舞

  蚌舞還可表演有情節的故事內容,如漁夫與蚌姑娘的愛情故事《漁翁戲蚌》和根據古老寓言改編的《鷸蚌相爭》等。這實際上已成為民間小舞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