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中為學生提供感知材料的實物、模型、圖表等教學用具。

  正確運用直觀教具,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感性知識,減少學習中的困難,幫助形成明確的概念,發展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

  在中國,宋代天聖四年(1026),醫學傢王唯一便鑄造瞭銅人模型,刻示經絡腧穴位置,又繪製十二經圖,以誨後學 (見彩圖)。在西方,17世紀捷克教育傢J.A.誇美紐斯開始使用皮制人體模型教學,稍後,瑞士教育傢J..H.裴斯泰洛齊又制作算術箱用於教學。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對教具的意義認識愈深,應用愈廣,教具制作工藝日精,效益日高。

針灸銅人像

烏魯木齊市第二十一小學的地理課

  直觀教具的種類:①實物。把與教材有關的客觀事物直接呈現在學生面前,供他們觀察、聆聽或觸摸、聞、嘗,以直接感受。②模擬實物。包括標本、模型和其它復制品,如地球儀、人體模型、工程設備模型等。③描繪事物形象的圖表。包括圖畫、照片、地圖和統計、設計等,各種形象化圖表。④再現事物現象及其過程的現代化設備。包括電影、電視、幻燈、錄音、錄像、投影器等設備。

  直觀教具的應用:①選擇和制作的教具,要能正確鮮明地反映事物實況和規律。②教師在使用直觀教具時,應與講解結合起來,要指導學生的觀察活動,提供學生不能直接感受到的知識,分析現象的實質,使感性知識與理性知識結合起來。③根據教學目的和學生實際情況的需要選擇直觀教具,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鮮明的感知印象,積極開展觀察和思維活動,以形成科學概念。④現代化直觀設備不僅能反復呈現事物的外部形象,還可演示事物的內部結構、變化過程;放大、縮小、對比各種事物,有獨特的教育作用和廣闊的發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