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按照一定的道德觀念去評定行為、人品的善惡,或由於道德需要是否得到滿足所引起的一種情緒體驗。人對於道德事件,包括對自己和對別人的所作所為都會有反應。一般說來,凡是符合或實現個人已確立的道德準則、道德信念和道德需要的事,就會引起滿意、欣慰、振奮、欽佩或喜愛等情緒體驗;否則會引起不滿、羞愧、頹喪、厭惡或憎恨等情緒體驗。個人在某些情境下,由於道德判斷上的捉摸不定,或道德需要與其他需要發生衝突,也會激起疑惑、緊張、苦惱以及擺脫這種矛盾之後的寧靜、輕鬆或歡快等情緒緒體驗。所有這些由外界事物透過個人道德觀念的折射而喚起並影響道德行為的情緒體驗,都稱作道德情感。

  同一道德事件可以引起人們不同的情緒體驗,主要是由於各人具有不同性質的道德觀念或道德需要所致。但是,作為道德感的中介成分的道德觀念和需要始終是社會的現實關系和不同的道德規范在人腦中的印刻,所以任何道德感盡管看來帶有主觀性,實際上卻總是過去的反映與當前的認知相互作用的產物,都有其客觀原因,並受社會制約。正是由於現實的生活、道德的觀念和需要、道德感及其外部表現(表情、言行)之間存在著必然的聯系,人們也就有可能依據別人對當前道德情境所作的情緒反應推知其內心的道德狀況及其成因。

  一個人對自己的思想、品格與行為進行反省和情緒上的評定,如心安理得或懺悔、內疚等,通常被稱作“良心”(conscience)。“良心”是道德上自我意識的一種特殊表現,它在人的道德生活中起自我監督的作用,常成為人們改過從善的內部助力。如果人不輕易改變自己的道德原則,經常按“良心”行事,潔身自好,不同流合污,就叫作具備瞭道德情操(moral sentiment)。“良心”、情操從來不是抽象的,不變的東西,它們都因時代和階級的不同及人所掌握的道德標準不同,而有不同的內容。

  道德感可以從內容和形式兩個方面加以考察、研究。一些心理學傢認為,依據道德情感的內容,可以將其區分為自尊感、責任感、義務感、友誼感、同志感、集體榮譽感、民族自豪感、愛國主義情感、國際主義情感等等。

  一些心理學傢認為道德情感存在著3種重要形式:①直覺的道德感,即由情境直接引起的、自覺性較低而又有迅速道德定向作用的情緒體驗。例如,人常由於莫名其妙的不安感或突如其來的自尊感迅速地制止瞭自己不當的需要與行為,或做出大膽而果決的舉動,事後才清晰地意識到這種行動的是非曲直。這種直覺的道德感雖然來得突然,但決非偶然,它是跟人們日常在道德實踐中,特別是在輿論影響下獲得的下意識化瞭的行為經驗密切關聯的。②想象性的道德感,即聯想起道德性的事物形象而激起的、較自覺的情緒體驗。比如人們想起文天祥、劉胡蘭、雷鋒等英雄人物的形象,多半會喚起一種高風亮節、堅強不屈等欽慕之情,於是表現出堅定性或自我犧牲的壯舉。形象之所以具有這種作用是因為它們所反映的對象,有的本身作為高尚情操的典范凝聚著人類道德的歷史經驗而富有感染性,有的則通過人的類比、移情被賦予瞭某種道德涵義而成為人格(個性)的象征。由於人們不同程度地領會過隱含在其中的道德意義並有所感觸或感奮,因而它們也就具有瞭激發某種道德感的信號功能。③論理性的道德感,即伴隨有道德理論思維的、更自覺的情緒體驗。人們一旦理解到行為規范的社會意義,經常據此觀察、分析和評價有關的道德現象,就會對某些人或事產生特定的道德態度及深厚、持久而有力的感情。例如,當人們懂得“勞動創造世界”、“勞動成果歸勞動者所有”的道理,就會對勞苦大眾懷有深切的愛或同情心,對剝削者發生憎惡感,對勞動和革命事業持有神聖感和責任感等感情。同樣,當人們認識到個人與祖國的關系,公民盡義務與愛祖國的必要性,以及祖國的繁榮富強對人類社會進步的作用,就會把自己對父母、對故鄉、對老師、對母校、對黨、對社會主義的愛等具體感情凝聚在一起,表現出對祖國建設的熱衷,對損害祖國利益者的痛惡,對祖國敵人的仇恨以及誓死保衛祖國的氣概等。這種論理性的道德感必須有道德的概念和理論作基礎,但更需要有各種具體的道德體驗墊底,兩者缺一都不足以使之形成。

  道德感是個人參加社會道德生活和受教育的結果。它一旦出現,就會成為人們驅使自己做出道德行為、抵制不良影響、改善自身道德狀況以形成品德的內部積極因素,成為品德的有機組成部分。

  道德感應當從兒童開始培育。兒童道德感的形成是以直覺的形式向自覺的形式逐步發展的過程,為使兒童道德感的形式逐漸完備和水平不斷提高,有必要充分利用或創設以下主要條件進行工作:①成人和教師是道德情操的表率和善於播種、誘發道德感的園丁。他們首先應是一個對兒童、對人民、對社會主義事業充滿熱情,愛憎分明和善於表露真情的人;是一個在褒貶品行時能激起兒童敬慕或羞愧之情的人;教師若能真誠地尊重、關懷學生,對他們既嚴格要求又體諒,與學生分享苦樂,休戚相關,不僅會贏得學生的敬愛,也會使他們學會以熱誠待人,這本身就意味著集體主義和愛國主義情感的孕育。②在集體生活中接受道德輿論的影響。兒童生活在集體中,經常會出現集體要求與個人需要的矛盾和情緒的波動。教育者若能善於組織和運用集體輿論,就會使學生取得適應集體要求的行為經驗,學會調節需要的能力,並獲得與集體一致的道德感。③充分利用具有道德感染作用的兒童文藝作品。兒童在觀看文藝作品或文藝表演時,常以主人公自居,情隨境遷,苦樂與共。教育者若能引導兒童與正面人物對照、揚長避短,他們就會在喜愧中獲得教益。兒童有時也會仿效反面人物的思想情緒與行為,產生副作用。隻要教育者做好文藝作品的選擇和鑒賞指導工作,這種現象也是可以避免的。④防止情理脫節,逐步加深道德理論的教育。離開情緒感染、不顧對象的理解力而一味空泛地講理,就會使學生對倫理性的談話產生厭煩情緒而持冷漠態度。單純地采用感化而不伴之以說理,也難於使學生產生有原則、有深度的道德感。教育者如果能經常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學生就可能將已有的道德體驗在道德理論認識的基礎上加以概括,成為自覺的深厚的道德感。

  

參考書目

 曹日昌主編:《普通心理學》,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1979。

 潘菽主編:《教育心理學》,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1980。

 〔蘇〕Б.М.捷普洛夫等著,孫曄等譯:《蘇聯心理科學》,科學出版社,北京,1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