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學領域中的一個新的分支學科。對什麼是比較教育,說法不一,大多數比較教育學者認為,應從各國實際出發,研究世界教育發展中的重大國際性教育問題,而不是從抽象定義出發,構思現實意義不大的形式上的理論體系。

  從馬克思主義的觀點和方法來說,比較教育學是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和方法,綜合利用有關的新科學和新技術,研究當前世界不同國傢、民族和地區的教育;在探討其各自的經濟、政治、哲學和民族傳統特點的基礎上,研究教育的某某些共同特點、發展規律及其總的趨勢,並進行科學預測。以便根據本國的民族特點和其他的具體條件,取長補短充分發揮教育的最佳作用,為提高教育質量和人民的文化科學水平服務。

  比較教育學的基本特征 ①國際性。比較教育至少要對兩個以上國傢的教育進行比較研究。它是跨國傢的,具有國際性的特征。②可比性。在國際教育方面,有比較才有鑒別,有鑒別才可能探索出符合客觀規律的科學結論作為本國的借鑒。③綜合性或跨學科性。比較教育學研究的任務,在於集中幾門社會學科的成果應用於對各國教育的研究,它跨越瞭幾門學科的范圍。因此,需要有哲學、歷史、政治經濟學與社會學等方面的知識,並熟習這些學科的研究方法,才能對各國教育進行歷史的、社會的具體分析和綜合比較。

  比較教育的發展階段 第一階段(1817~1917)。這個階段以“借鑒”為主要特點。1817年法國教育傢M.-A. 朱利安首次提出《比較教育的研究計劃與初步意見》,他對比較教育研究提出瞭四點創造性的建議:①組織一個國際教育協會,聘請常任公務人員,承擔比較教育資料的搜集工作。②采用問卷的方式向各國收集資料,以便國際教育委員會提出適當的教育改革建議。③建立師范學校網,用最新的方法培訓師資。④發行各種語言的教育定期刊物,傳播教育改革的經驗。這些建議對比較教育學的發展有一定的理論意義和歷史意義。第二階段(1917~1945)。從十月革命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為第二階段。這個階段的主要特點是對世界各國教育制度的發展進行國際性的對比研究,探索支配各國教育制度的基本因素。美國教育學傢I.L.坎德爾是這個階段的代表人物,他於1933年所著《比較教育》一書對當時比較教育的教學與研究都產生過較大的影響。中國曾把該書譯成中文,作為大學的比較教育課的教科書。蘇聯教育理論與活動傢Н.К.克魯普斯卡婭也研究瞭美國、德國、奧地利、法國、比利時和瑞士的教育經驗,這對蘇聯教育的發展曾產生瞭一定的影響。第三階段(從1945至今)。這個階段的主要特點是以國際教育經驗為基礎,加深和擴大研究成果。表現在:①擴大與新建研究機構。1951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成立瞭漢堡教育研究所,1956年成立瞭國際教育成績評定協會等機構。1970年世界比較教育學會理事會成立。到80年代該學會曾分別在渥太華、日內瓦、倫敦、東京,召開世界比較教育學會議,取得瞭重要的研究成果。②比較研究方法多樣化。在前一階段,坎德爾等人的歷史學的研究方法占優勢;在這一階段,除歷史法外,許多教育傢把社會科學的概念與研究方法引進瞭比較教育研究的領域,出現瞭一些新的比較教育的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 比較教育要成為一門科學,必須以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作指導,從各國的實際出發,應用多種比較研究的科學方法。常用的方法分兩大類:①以區域研究為主進行比較。②以問題研究為主進行比較。此外,還可輔之以描述法、歷史法、社會學法、統計法等。在研究中,要根據研究的對象和任務,靈活使用各種方法,使比較研究的成果具有普遍的意義。

  比較教育的研究雖然已取得很大的成績,並日益受到世界各國的重視,但由於各國的教育制度不同,指導思想各異,如何解決比較教育研究中的“統一對比標準”問題,還需要比較教育工作者深入探索,闖出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