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演出班社和戲曲教育團體,1912年成立於陝西西安。創辦人李桐軒、孫仁玉和當時的主要領導人高培支、李約祉等都是西安地區具有民主主義思想的進步知識份子。在辛亥革命影響下,李桐軒、孫仁玉等人以“補助社會教育,移風易俗”啟發民智為宗旨,創辦易俗社。借群眾喜愛的戲曲形式,編演新戲,宣傳民主思想,進行通俗教育。仿效民主共和制建立領導機構,並定期招收學生習藝,施行文化學習與業務訓練、演出實踐相結合的方針,成為西北地方首創的戲曲學校性質的秦腔劇團。

  劇社設有創作機構(編輯部),制定有劇目編寫要求。李桐軒、孫仁玉、高培支、李約祉、范紫東等都參加編寫劇本。1949年前的37年中,共創作、改編大小劇本500餘種,不少已成為優秀保留劇目,如《呂四娘》、《三滴血》、《奪錦樓》、《庚娘傳》、《雙錦衣》、《人月園》、《櫃中緣》等。畢業演員13期,累計600餘人,遍及西北五省,大都已成為秦腔藝術的骨幹力量,如劉箴俗、劉迪民、沈和中、耿善民、王天民、雒秉華、馬平民、王秉中、李可易等。劇社延聘當時秦腔著名旦腳陳雨農(藝名“德娃”)、黨甘亭(藝名“胎裡紅”)、著名須生劉立傑(藝名“木匠紅”)充任教練,並聘京劇演員唐虎臣教練武功。他們與編劇人員密切合作,銳意革新。除演出舊有傳統劇目外,還在秦腔舞臺上開創瞭編演時裝新戲的先聲,並首建自用劇場,在城市固定演出。藝術上既保持秦腔激越昂揚的特點,又使唱做向細膩委婉方面發展,形成瞭新的風格流派。1921年赴漢口,1932、1937年兩次赴北平演出。受到歐陽予倩、梅蘭芳、馬連良等名傢指導,載譽而歸。1924年魯迅在西安講學期間,曾觀看該社演出,並捐贈其講學所得酬金,題寫“古調獨彈”匾額。

《易俗社章程》

  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的舊中國,易俗社並沒有真正達到自己“移風易俗”的目的。40年代末,劇社本身已瀕臨絕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易俗社由政府接辦,補充演員、繼續培訓學生,整理排演瞭《遊龜山》、《三滴血》、《奪錦樓》等傳統戲,改編上演瞭《婦女代表》、《走上新路》、《紅梅嶺》等現代戲,拍攝瞭戲曲影片《三滴血》,與兄弟劇團合作拍攝瞭《火焰駒》。1979年創作排演《西安事變》,參加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三十周年獻禮演出,獲得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