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曲種。形成於江西宜春。相傳在清乾隆年間已盛行,長期流行於江西宜春、萬載、上高、高安、新餘、分宜、萍鄉等地,並漸及清江、峽江、吉安、吉水、安福、永新、蓮花、泰和以及湖南茶陵、攸縣、醴陵、瀏陽、平江一帶。宜春評話舊時多由盲藝人演唱,以唱為主,間有說白。演唱者左臂托著評話筒(形似漁鼓的擊節樂器),左手指夾一小竹片敲擊筒壁,右手指拍擊筒底,以掌握節拍,烘托氣氛。基本曲調有〔文詞調〕、〔板調〕、〔合調〕,專用曲調有〔凡調〕、〔夢調〕等。傳統曲目以長篇為主,有《金金釵記》、《賣水記》、《烏江渡》等數十部,多半取材於民間傳說。另有一些小段,如《懶婆娘》、《十勸嫂》等,這些小段風趣詼諧,富有生活氣息。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宜春縣組織盲藝人在內容和形式上進行瞭革新,並保留一些傳統曲目,編演新的曲目。伴奏增加鑼鼓、嗩吶、胡琴,豐富瞭伴奏音樂,使宜春評話得到進一步普及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