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曲劇種。流行於江蘇南部和上海一帶。發源於太湖之濱的無錫、常州農村,初為鄉民用當地的民歌小曲說唱故事以自娛,稱為“東鄉調”,後逐漸發展成曲藝形式的“灘簧”。由於語音唱腔略異,分“無錫灘簧”和“常州灘簧”。之後,灘簧吸收瞭江南民間舞蹈“採茶燈”的身段動作,開始演唱生活中的小故事。多為二人一檔,在農村中活動,所演節目隻有一旦、一生(或一醜)兩個腳色,如《雙落發》、《磨豆腐》、《拔蘭花》、《庵堂相會》,稱為“對子戲”。“對子戲”形式活潑,演出方便,但在演唱內容上上頗多局限,於是就出現瞭兩檔同場合演,有4個人演出的“雙對子戲”和幾檔同場有五六個人以上演出的“小同場戲”,劇目除對子戲外,還增加瞭《養媳婦搖棉紗》、《賣妹成親》等有較多人物的小戲。進入城市後,又發展為多至幾十人同場演出的“大同場戲”,劇目也增加瞭《珍珠塔》、《玉蜻蜓》、《孟薑女》、《孟麗君》、《玉連環》等大戲。辛亥革命前後,無錫、常州的灘簧戲,正式搬上舞臺,並先後進入上海,不久逐漸合班演出,改稱“常錫文戲”,1952年定名為錫劇。現江、浙、滬、皖共有錫劇團32個。

  錫劇是一個長於抒情,具有江南水鄉情趣和特色的戲曲劇種,它的唱腔曲調基本上是上下句的板式變化體結構,常在上下句之間插入一段或長或短的清板。主要曲調為簧調,包括老簧調、反宮老旦調以及簧調慢板、中急板、開篇、長三腔、哭腔、說頭板、滾板、行路快板等板式唱腔。20世紀30年代,又吸收瞭杭州武林班的大陸板,蘇州文書調(由蘇灘和評彈衍變出來的一種說唱曲調)的“玲玲調”,蘇灘和申曲的“迷魂調”與“三角板”,京劇的“高撥子”以及〔春調〕、〔紫竹調〕、〔九連環〕、〔繡荷包〕等江南民歌小調,使唱腔更加豐富多采。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音樂工作者與演員密切合作,對錫劇音樂風格進行統一加工,並分清主次,先後改編和創作瞭多種板式唱腔,如“簧調”腔類新創瞭新簧調、芥菜花調、簧調流水板、反宮簧調等;“大陸調”新創瞭緊拉慢唱、大陸流水板、二八板、垛板、慢三眼板、新大陸調、弦上調(大陸反宮調)等板式,使它從單一的曲調發展為僅次於“簧調”的另一腔類;“玲玲調”除新創男腔外,也發展瞭流水板、自由板等板式。此外又吸收江南的民間音樂,改編瞭〔南方調〕、〔陳調〕、〔新金陵塔調〕、〔柴調〕、〔洪發調〕、〔亂雞啼〕等曲調。改革後的錫劇音樂,面貌一新,曲調柔和、流暢、輕快,具有“江南絲竹”特色。伴奏樂器以正、副二胡為主,琵琶、三弦、揚琴為輔,簫、笛等管樂器也開始伴奏唱腔。

  較有影響的劇目為經過整理改編的傳統戲《雙推磨》、《庵堂相會》、《珍珠塔》、《雙珠鳳》、《孟麗君》,創作的現代戲《紅花曲》以及從越劇移植的《庵堂認母》均先後攝制成影片。此外,尚有《拔蘭花》、《紅樓夢》和現代戲《走上新路》、《紅色的種子》等。名演員有姚澄、王蘭英、沈佩華、梅蘭珍、王彬彬、王漢清、吳雅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