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由傢族長老制定、傢族成員共同遵守的法規條例。又稱族訓族約宗規宗約傢規祠規等。受封建國傢意識形態和社會習俗的影響,是族譜的重要組成部分。常來自祖先的遺訓,或由傢族首領、長老所議訂。最早的族規是三國時期魏人田疇為其傢族制定的。現存族規多屬明清時期,內容主要包括:①①強調尊崇君權,履行對封建國傢的義務;②規定祭祀祖先的禮儀,族長、各房房長的推舉辦法和他們享有的特權,宗祠、族產、宗學的管理制度和族產收入的分配辦法;③提倡封建倫理道德,規定不同傢族成員的等級名分和須遵從的行為準則。族規是傢族的法律,具有強制性和權威性,它使傢族統治在制度化、條文化中得以定型和強化。它是宗族權力的體現和象征,也是封建王法的補充和延伸。族規的執行由族長、房長負責,一些傢族還設專門職位負責此事。有些傢族執行族規時甚至模仿封建官府的儀仗和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