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清代光學傢。字一諤特夫,號徵君。生於廣東南海(今佛山市南海區),卒於廣州。平生喜經史、名物制度,尤愛數學和科學技術,淡泊仕途。道光十五年(1835)讀宋代沈括《夢溪筆談》而受其“格術”(幾何光學方法)的啟發,從此興趣於各類鏡子的成像研究。道光二十四年(1844)製成“攝影器”(照相機),並立即用其繪製平面地圖。鹹豐七年(1857)受聘為廣州學海堂學學長,後又任廣雅書院教習。同治三年(1864)曾一度入廣州府學署參與測繪地圖事。

  除制造攝影器外,鄒伯奇制造瞭多種望遠鏡、顯微鏡。他特別研究瞭制造J.格雷戈裡式和N.卡塞格林式反射望遠鏡的方法,光學特性和光路走向;在制造開普勒式望遠鏡中,加入一個轉像目鏡系統,使普通開普勒式望遠鏡的倒像變成正像。1846年,廣州市已有外國人攜照相機為人拍照。此時利用的是L.-J.-M.達蓋爾於1839年發明的銀板照相術,或碘化銀紙照相術。1847年玻璃板照相術在歐洲問世,但此後一段時間未曾解決用其拍照人物肖像的工藝。鄒伯奇受外來照相術啟發,於1850年前後改進自制“攝影器”,裝上光圈、快門,自制感光玻璃底板,尤是以本土原料自制感光藥水和雞蛋膠,在世界上最早成功地以玻璃板照相術拍攝人物肖像,從而開創瞭中國攝影事業。同治三年(1864),廣東巡撫郭嵩燾(1818~1891)聘清鄒伯奇測繪廣東沿海地圖,他曾指導其弟子以攝影法繪制《潯崗洲圖》、《桑園圍全圖》等。鄒伯奇曾於1844年比西方人更早提出以攝影測繪地圖的思想,又與西方幾乎同時實施攝影測繪術。

  在光學理論上,鄒伯奇探討瞭小孔成像、透鏡原理,眼睛與視覺的光學原理,望遠鏡和顯微鏡的結構和原理,獨立地獲得瞭透鏡和透鏡組的焦距與成像的正確的數學公式,在中國創立瞭以幾何學演算光學問題方法。鄒伯奇卒後,西方有關光學知識才傳入中國。他是中國傳統光學的繼承者,亦是中國近代光學的開創者,並享有中國“以算術釋物理,自特夫始”(梁啟超語)之盛譽。鄒伯奇還自制對數尺,繪輿地全圖、赤道南北恒星圖等。

  鄒伯奇有著作《學計一得》(涉及天文、數學、地理、力學、建築等學術札記,1845年完稿),數學著作《乘方捷術》,光學著作《格術補》、《攝影之具記》以及《鄒徵君存稿》等,均收錄於《鄒徵君遺書》之中。廣州市博物館還收藏有鄒伯奇制作的望遠鏡、七政儀、地圖、攝影底板及其他文字手稿。

  

推薦書目

 王維. 百科全書式的學者——鄒伯奇. 廣州: 廣東人民出版社,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