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節令傳統食品。端午節時食用。流行於全國各地。用箬葉或葦葉包裹糯米做成,外形為三角錐體或其他形狀(見圖)。粽子在魏晉時已多見,西晉周處《風土記》中就有關於“角黍”的記載。據明李時珍《本草綱目》中記載,棕子尖角,如棕櫚葉心之形,故稱棕,古人以黍米煮成,又名角黍;當時已多用糯米取代黍米,並作為端午節的節令食品,互相饋送。據研究,粽子源於一種原始的烹飪方式,即用草葉或竹筒包裹食料烹烤至熟。民間則傳說粽子起源於以竹筒貯米投江祭奠屈原,稱稱“筒粽”,後來演變為用葉包。粽子因以箬葉等包裹,煮熟後,米中吸收瞭葉子的清香,別有風味又便於攜帶儲存,從而流傳至今。現今市上粽子已常年供應。粽子品種多樣:北方以葦葉棗棕為主,多拌白糖吃,清香甜美;江南粽子以嘉興等地的最為有名,用糯米拌豆類、棗栗、蓮茸、火腿、鮮肉等包裹,葷素甜咸各有千秋。壯族、佈依族等在節日常包大型的“枕頭棕”,重可達數斤乃至十斤以上。日本、越南、泰國等國也有粽子,形狀和風味與中國的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