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經濟學中用來分析一個經濟社會裏所有經濟主體的總需求量與價格水準之間關係的一種工具。總需求用這個經濟社會中所有的經濟主體的總支出來衡量。在以國民收入y為橫軸、價格P為縱軸的平面座標圖中,總需求曲線

AD是一條向右下方傾斜的曲線(見圖)。由圖中可見,向右下方傾斜的總需求曲線表示總需求與價格水平成反方向變動的關系:價格水平越高,總需求量越小;價格水平越低,則總需求量越大。

  總需求曲線可以直接從IS–LM模型中推導出來。這也就是說,總需求曲線表示當一個經濟社會中的商品市場和貨幣市場同時達到均衡時的社會的總支出(總產出水平)和價格水平之間的關系。先假定在價格水平為P0時,IS–LM模型決定的均衡收入水平為Y0。再假設價格水平由P0上升為P1,在名義貨幣供給量不變的條件下,價格水平上升使得實際貨幣供給量下降,LM曲線將向左平移;但價格變化對IS曲線沒有影響,因此IS曲線不發生變化。新的LM曲線和IS 曲線的交點所決定的新的均衡產出水平為Y1。顯然,Y1<Y0。因此,組合(P1,Y1)應當位於(P0,Y0)的左上方。這就說明瞭由IS–LM模型出發所推導的商品市場和貨幣市場同時均衡的產出水平Y與相應的價格水平P的所有組合的軌跡,即總需求曲線AD,是一條向右下方傾斜的曲線。

  當價格水平發生變化時,通過分析商品市場和貨幣市場相互作用的機制過程,可以理解總需求曲線所體現的總需求量與價格水平之間成反方向變動的關系。當價格水平提高時,人們對貨幣的需求會增加,而貨幣的名義供給量並沒有發生變化,此時,貨幣市場上貨幣需求大於貨幣供給的非均衡狀態會使利率上升。隨著利率的上升,投資需求便會減少,從而使得產量減少;相反,當價格水平下降時,人們對貨幣需求的減少會導致利率下降。隨著利率的下降,投資需求便會增加,從而使得產量增加。

  總需求曲線AD與微觀經濟分析中消費者的需求曲線的形狀相似,都向右下方傾斜,但實際上兩者的內涵是不同的。消費者的需求曲線表示單個消費者對某種產品的需求量與市場價格之間的關系,總需求曲線則表示經濟社會中總需求量與一般價格水平的關系。

  總需求曲線和總供給曲線一起,共同構成現代宏觀經濟學中最重要和基礎的分析工具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