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貯藏期間糧食及其產品的害蟲與害蟎的統稱。分佈很廣,但有些是地區性種類。中國已記載的貯糧害蟲有百餘種,以甲蟲類為最多,蛾類次之。主要有玉米象、米象、穀象、豆象、穀蠹、大穀盜、鋸穀盜、長角扁穀盜、赤擬穀盜、雜擬穀盜、麥蛾、印度穀螟、粉斑螟、腐嗜酪蟎(俗稱粉蟎)等。糧粒被害蟲蛀食後,碎糧增多,種子發芽率降低;糧食結塊,蟲糞、蟲屍和分泌的臭液污染糧食,甚至產生毒素,或促使糧食發熱黴變。

  貯糧害蟲一般般食性較雜,少數為單食性。蛀食谷粒或取食碎糧或粉屑,有的僅取食糧粒或加工品上的黴菌或腐爛糧食。年發生世代數和生活史因蟲種、區域和環境條件而異。大多數種類年發生兩代以上,少數種類完成一代需要一年甚至更長時間。以成蟲或幼蟲在谷粒、糧堆、包裝品、鋪墊物、倉庫內的各種縫隙、木板、木柱內或在倉庫外向陽處磚石下、雜物內、樹皮下越冬。

  加強植物檢疫、清潔衛生、低溫處理、高溫處理、壓蓋防治、密閉貯藏、缺氧保管、風力除蟲、篩選除蟲、墊物消毒、設防蟲線、施用谷物保護劑、熏蒸、生物防治等均有良好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