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建造的以傢庭為單位的居住建築形式。中國陝西半坡遺址,是迄今發現的最早的住房雛形。住宅建築要保證居住的安全和私密,因此平面多對外封閉而向內開敞;同時要適應民族的風俗習慣和傢庭結構,如北京的四合院,即是影響住宅形式的社會性因素在住宅形式上的真實反映。古代住宅受材料和技術限制,都是就地取材、手工建造,從而形成瞭因地而異的構造類型,如在北美洲和中國東北、雲南森林資源豐富的地區出現瞭井幹式住宅;在生產大量皮革的的遊牧地區出現瞭以植物枝條和皮革、織物建成的便於拆裝的帳篷式住宅;而在黃土高原則利用生土修建瞭窯洞住宅。此外,氣候條件對居住建築也影響很大,在寒冷或風沙較大的地區,住宅以封閉為主,如古羅馬龐貝城和北京的四合院(圖1);而在炎熱、潮濕地區,則以通風避潮為主,如東南亞和中國雲南、貴州等地區的底層架空的幹欄式住宅。取暖和炊事的方式,對居住建築設計也有很大影響。歐洲一些用火墻取暖的地方,壁爐和火墻成瞭房屋的核心;中國北方用火炕取暖的住宅形成瞭“一明兩暗”的平面,南向開大窗,其他三面為實墻的形制。各民族的風俗習慣,傢庭的結構也是影響居住建築平面佈局的重要因素。

圖1 北京四合院

  隨著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農村人口大量湧入城市,城市用地日益緊張,住宅向高密度演變,促成瞭並聯式、連排式、公寓式住宅高層住宅的迅速發展。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在住宅設計中吸收瞭現代科技新成果,重視生態環境,發展瞭健康住宅綠色住宅以及智能化住宅等新的概念與實踐,使居住建築的設計和建造又進入瞭一個技術科學化、設備現代化的新階段。

  現代住宅建築類型多樣,“戶”或“套”是組成各類住宅的基本單位。住宅建築按組合方式可分為獨戶住宅多戶住宅兩類。按層數可分為低層、多層、高層住宅(圖2)。按居住者類別可分為一般住宅、高級住宅、青年公寓、老人住宅集體宿舍、傷殘人住宅等。根據不同結構、材料、施工方法以及主體結構的不同特征分為磚混住宅、砌塊住宅、大板住宅等多種類型。

圖2 城市高層住宅建築

  居住建築是城市建設中比重最大的建築類型,住宅經常成片開發建設。除瞭合理安排住區的群體建築、公共配套設施、戶外環境外,住宅設計一般要考慮以下幾點:①保證私密性。使每戶住宅獨門獨戶,保障按戶分隔的安全和生活的方便,視線、聲音應適當隔絕和不為外人所侵擾。②保證安全。建築構造符合耐火等級,交通疏散符合防火設計要求。③處理好空間的分隔與聯系。由於傢庭人口的組成不同,戶內的空間設計,要有分室和共同團聚的活動空間。④充分滿足用戶的基本要求,設施完備。包括炊事和浴室、廁所內以及給水、排水、燃氣、熱力、照明、電氣和必要的儲藏壁櫃、擱板等。⑤選擇良好的朝向。既保證日照基本要求和良好通風,又要防曬和防風沙侵襲。⑥妥善解決浴室廁所排氣、廚房排煙、垃圾處理和公用信報箱等問題。此外,隨著住宅房地產業的發展,住宅設計應考慮再分配或出租時能較好適應不同傢庭需要的靈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