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職業話劇團體。簡稱“中術”。1942年,繼中華劇藝社獲得成功之後,中國共產黨為瞭加強重慶進步劇運的力量,在周恩來的倡議下,由夏衍、金山、宋之的、於伶等發起,於1942年12月正式成立。總幹事金山,領導成員有司徒慧敏、章泯、宋之的、於伶、舒強、沙蒙等。劇社主要成員有藍馬、鳳子、王蘋、虞靜子、淩琯如、黃宗江等。1945年7月,劇社改組,宋之的任總幹事,陳鯉庭任藝術委員會主任。1946年春解散。

 從1943年2月到1946年1月,中國藝術劇社在重慶先後公演瞭宋之的的《祖國在召喚》、《春寒》,夏衍的《天上人間》(即《一年間》)、《芳草天涯》,曹禺的《北京人》、《傢》,於伶的《杏花春雨江南》,茅盾的《清明前後》,陳白塵的《歲寒圖》,宋之的、夏衍、於伶集體創作的《戲劇春秋》,以及A.P.契訶夫的《求婚》等大小15個劇目,共演出470多場。劇社始終堅持現實主義的演劇方向,同時努力提高演出的藝術質量,先後邀請洪深、史東山、鄭君裡、賀孟斧、葉露茜、張瑞芳、路曦、石羽、陶金、趙丹、秦怡、吳茵等參加劇社的演出,獲得廣大觀眾的好評,對宣傳民眾團結抗日、揭露國民黨統治區的黑暗現實起瞭積極作用。除在重慶演出外,劇社曾到沙坪壩、北碚等地演出《傢》,到成都、內江、樂山、自貢等地旅行公演《戲劇春秋》、《牛郎織女》、《雷雨》等劇,擴大瞭進步劇運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