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房時安放於特殊位置的辟邪神石。民俗認為以此可安傢宅,故名。原為中國漢族建房習俗,後羌族等少數民族及日本等國民族受漢族影響也有此俗。在中國流行於東北、華北、華東和華南等地。石上多刻“石敢當”、“泰山石敢當”(見圖)或“泰山在此”等字樣,故又名石敢當泰山石敢當。中國建房壓勝辟邪之俗起源於商代建房以人牲奠基。唐以前出現奠基器物,後附會成辟邪神石。唐宋以來鎮宅石盛行,宋王象之《輿地紀勝》記載,宋仁宗慶曆四年((1044),福建莆田發現唐大歷五年(770)“石敢當”石碑,這是迄今所知中國最早的鎮宅石實物。在中國,鎮宅石通常為矩形石碑狀,尺寸大小不一,除刻字外,有的還加刻虎頭或八卦之類圖案。或埋或立,常設於傢宅的大門外墻、屋頂,或街衢巷口,有的置於河岸、橋頭和村口。鑿刻和安放的時間均有風水講究。現代仍可見建房時安放鎮宅石的習俗。

嵌在外墻上的“泰山石敢當”石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