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名中華全國文學藝術工作者代表大會。由郭沫若在華北文化藝術工作委員會、華北文藝工作者協會在北平舉行的文化界茶話會上提議發起。第二次大會始改為現名。自1949年至2006年共召開八次代表大會。

  第一次,1949年7月2日至19日在北平(今北京)召開,出席代表824人。朱德、董必武、陸定一在開幕式上致詞。周恩來作政治報告。郭沫若作《為建設新中國的人民文藝而奮鬥》的報告,茅盾、周揚分別作關於國統區和解放區文藝運動的報告。毛澤東東到會致意。大會確定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為今後文藝運動的總方針,選舉產生瞭中華全國文學藝術工作者聯合會全國委員會。郭沫若為主席,茅盾、周揚為副主席。建立瞭中國文聯下屬的各個協會及其領導機構。

  第二次,1953年9月23日至10月6日在北京召開。出席代表581人,列席代表189人。郭沫若致開幕詞,周恩來作關於過渡時期總路線的文藝工作任務的政治報告,周揚、茅盾分別作《為創造更多的優秀的文藝作品而奮鬥》、《新的現實和新的任務》的報告。大會強調繁榮創作,用社會主義現實主義創作方法創造新英雄形象。

  第三次,1960年7月22日至8月14日在北京召開。出席代表2 444人。周恩來、朱德、宋慶齡、鄧小平等黨和國傢領導人出席瞭開幕式。郭沫若致開幕詞,陸定一代表中共中央和國務院致祝詞,周恩來作國內外形勢報告,陳毅、李富春分別作國際形勢和國傢經濟建設問題的報告。周揚、茅盾分別作《我國社會主義文學藝術的道路》、《反映社會主義躍進的時代,推動社會主義時代的躍進》的報告。大會強調反對帝國主義、反對現代修正主義和批判資產階級人性論和人道主義,提倡掌握革命現實主義和革命浪漫主義相結合的藝術方法。會上選舉瞭新的領導機構。

  第四次,1979年10月30日至11月16日在北京召開。出席代表3 200人。葉劍英、鄧小平、李先念等黨和國傢領導人出席瞭開幕式。茅盾致開幕詞,鄧小平代表中共中央、國務院致祝詞,周揚作《繼往開來,繁榮社會主義新時期的文藝》的報告,夏衍致閉幕詞。這次大會是在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後召開的,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全面總結瞭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30年文藝戰線上正反兩方面經驗,明確瞭新的歷史時期文藝工作的任務。大會修改瞭“文聯”和各協會的章程,選舉瞭新的領導機構,周揚為主席,茅盾為名譽主席。

  第五次,1988年11月8日至12日在北京召開。出席代表1 500人左右。鄧小平、趙紫陽、楊尚昆等黨和國傢領導人出席瞭開幕式。夏衍致開幕詞,胡啟立代表中共中央、國務院致祝詞,陽翰笙作工作報告,林默涵致閉幕詞。大會通過瞭“文聯”工作報告和新章程,選出瞭新的全委會,曹禺當選為全委會執行主席。

  第六次,1996年12月16日至20日在北京召開。出席代表1 300多人。江澤民、李鵬、喬石、李瑞環、朱鎔基、劉華清、胡錦濤等黨和國傢領導人出席瞭開幕式。巴金作書面致詞,江澤民代表中共中央、國務院致祝詞,朱鎔基、錢其琛分別作經濟形勢和國際形勢的報告,高占祥作工作報告。周巍峙當選文聯主席。大會通過瞭工作報告和新章程,選舉瞭新一屆領導機構。

  第七次,2001年12月18日至22日在北京召開。出席代表1 400多人。江澤民、李鵬、朱鎔基、李瑞環、胡錦濤、李嵐清等黨和國傢領導人出席瞭開幕式。巴金致書面開幕詞,江澤民代表中共中央、國務院致祝詞,朱鎔基、錢其琛分別作經濟形勢和國際形勢的報告,李樹文作工作報告。大會通過瞭工作報告和新章程,選舉瞭新一屆領導機構。周巍峙連任文聯主席。

  第八次,2006年11月10日至14日在北京召開。出席代表3 000人。黨和國傢領導人胡錦濤、吳邦國、溫傢寶、賈慶林、曾慶紅、吳官正、李長春、羅幹出席開幕式、周巍峙致開幕詞,胡錦濤代表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致祝詞並發表講話。中國作傢協會黨組書記、副主席金炳華主持開幕式。這次代表大會審議瞭中國文聯上次代表大會以後的工作報告,提出瞭今後5年工作建議和要求,修改瞭中國文聯章程,選舉瞭新一屆領導機構。孫傢正當選文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