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大學圖書館編制的綜合性等級列舉式分類法。簡稱人大法。1953年首次出版,1954年、1957年、1962年、1982年、1996年分別出版第2~6版。

  人大法分類體系分為“總結科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與“綜合性科學、綜合性圖書”4大部,17個基本大類。基本大類序列為:1.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2.哲學;3.社會科學、政治;4.經濟;5.軍事;6.法律;7.文化、教育育、科學、體育;8.藝術;9.語言、文字;10.文學;11.歷史;12.地理;13.自然科學;14.醫藥、衛生;15.工程技術;16.農業科學技術;17.綜合性科學、綜合性圖書。

  人大法采用展開層累制作為標記制度,以純阿拉伯數字與阿拉伯數字帶小圓點作為標記符號。

  人大法首次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理論觀點組織分類體系,首次確立編制分類法的“三性”(思想性、科學性、實用性)原則,首次將“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作為基本大類置於首位,它由大綱、簡表、基本類目表、詳表、復分表、索引組成,社會科學類目較詳細,具有特色,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第一部結構完整且有影響的分類法。中國的統一書號曾使用過人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