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型曲藝專業方志叢書。羅揚主編,王波雲、周良副主編。1986年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傢民族事務委員會和中國曲藝傢協會共同發起主辦,並於1987年11月正式開始編纂,1992年起在新華出版社和中國ISBN中心相繼出版。因內容的時間下限為1985年,除臺灣省暫緩編纂外,以當時的29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為單位立卷編纂,以《中國曲藝志·××卷》的形式分別出版。

《中國曲藝志》書影

  《中國曲藝志》為“國傢藝術科研重點項目”,後又列入“國傢社科基金資助重大項目”。全書29卷,均由“綜述”、“圖表”、“志略”、“傳記”四大部類和“附錄”組成。其中“圖表”包括有“行政區劃圖”、“民族分佈圖”、“方言區域圖”、“曲種分佈圖”、“大事年表”和“曲種表”等;“志略”包括“曲種”、“曲目(書目)”、“音樂”、“表演”、“舞臺美術”、“機構”、“演出場所”、“演出習俗”、“文物古跡”、“報刊專著”、“軼聞傳說”、“諺語口訣”、“行話術語”和“其他”等類別;“附錄”專門收輯歷代各地官方及專業機構與曲藝直接相關的文告與章程等。

  《中國曲藝志》按照制定的編纂方針、原則和體例要求,盡力做到“史料翔實,源流清楚,論斷精當,體例嚴謹”,“橫開縱寫,史料紀實,錄有出處,諸說並存”。全面系統地記錄和反映瞭中國曲藝自有史料記載以來的歷史與現狀,反映瞭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來曲藝改革的成就和史論研究的成果,保存瞭大量有關曲藝藝術“人、事、物、藝”諸方面的可信史料。通過全書的編纂,基本廓清和厘定瞭長期以來雜亂紛紜的曲藝品種,搜集和考訂瞭許多值得珍視的口碑資料,是有史以來對於中國各地各民族曲藝藝術遺產和文化史料的第一次系統發掘、科學研究和專業整理。被譽為全面反映中國曲藝的“百科全書”。對於改變曲藝史論的研究面貌,推動曲藝創作表演的不斷繁榮,方便曲藝藝術的傳承教學,促進曲藝文化的生態建設,普及和傳播曲藝知識,均有重要而深遠的價值與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