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歌唱藝術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奴隸社會時期(主要指夏、商、周三代及春秋戰國時期)的樂舞和詩詞演唱。這些都是以聲樂演唱與舞蹈、詩詞朗誦相結合的藝術形式。從秦、漢以後,至明、清,無論是漢代的“徒歌”、“相和歌”,隋唐的“大麯”、“散曲”,宋元的“雜劇”、“南戲”、“鼓子詞”、“諸宮調”、“詞調歌曲”,以及明、清的“傳奇”、“高腔”、“昆曲”、“梆子”、“皮黃”、“彈詞”、“大鼓”、“小調”等,也都是以聲樂演唱為主的各種綜合藝術形式。此外,中華民族又是經經過幾千年相互融合的多民族集合體,各民族均有豐富多彩的民間歌唱傳統。在長期的發展交融過程中,逐步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歌唱藝術風格。其中有些已經用文字著述的形式記載瞭下來,如唐代段安節的《樂府雜錄》、宋代王灼的《碧雞漫志》、元代燕南芝庵的《唱論》、明代魏良輔的《曲律》、清代徐大椿的《樂府傳聲》等;而更多的是各時期戲曲、說唱藝人通過“口傳心授”所積累的有關呼吸、發聲、唱字(即咬字)、潤腔等實際演唱的方法和經驗。其中像呼吸、發聲等,其基本理論與歐洲歌唱沒有本質區別,但在中國民間有其自身的特殊風格和說法;而潤腔、唱字等方面則明顯有別於歐洲歌唱的方法。

  根據史料記載,從先秦至隋唐已經出現瞭大量優秀的歌唱傢,如韓娥秦青李龜年等,從宋代以後,中國的歌唱藝術大多與戲曲、說唱的發展有密切的關系。許多近代著名的戲曲、說唱演員,如京劇中的譚鑫培、汪桂芬、梅蘭芳、高慶奎、程硯秋等,京韻大鼓中的劉寶全、白雲鵬、白鳳鳴等,昆曲中的侯玉山韓世昌俞振飛、白雲生等,蘇州彈詞中的俞秀山、馬如飛、夏荷生、朱介生、蔣月泉、楊振雄等,廣東粵劇的紅線女,北方評劇的白玉霜、河南梆子的常香玉、河南墜子的喬清秀等,都在舞臺表演中體現瞭高超的歌唱技藝。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這種富於民族特色的歌唱表演不僅仍保留在大量戲曲和說唱表演中,還擴及歌曲(包括各種民歌)和歌劇的表演中,湧現瞭大量優秀的歌唱演員。如著名歌劇演員郭蘭英、王昆、劉燕平、蔡佩瑩、王嘉祥,著名民歌演唱傢鞠秀芳郭頌何紀光、才旦卓瑪、胡松華薑傢鏘、李元華、馬玉濤李谷一彭麗媛等,以及著名的民間歌唱傢朱仲祿、寶音德力格爾、黃虹哈紮佈等。

  20世紀以來,在西方音樂的教育影響下,還出現瞭不少優秀的、以傳播歐洲歌唱藝術為主的歌唱傢及教師,如周淑安、應尚能、趙梅伯、斯義桂、黃友葵、喻宜萱、周小燕、郎毓秀、蔣英、張權、沈湘、郭淑珍、黎信昌、金鐵霖等。中國香港、臺灣地區也湧現瞭不少受過西方音樂教育所培養的著名歌唱傢,如費明儀、申學庸、沈愫之、劉塞雲、辛永秀、邱玉蘭、成明、范宇文等。他們不僅在將歐洲的聲樂教學體系傳入中國做瞭大量的工作,而且為建立融合中外歌唱藝術經驗、具有中國特色的聲樂教學體系,為更好地培養大量中國優秀年輕聲樂人才作出瞭貢獻。

  隨著20世紀中國通俗音樂及影視音樂的發展,從30年代開始,也產生瞭一些在演唱通俗歌曲方面頗有影響的歌唱傢,如周璇、黃飛然、劉淑芳鄧麗君羅大佑奚秀蘭、崔健、劉歡等。一般說,通俗歌唱除瞭特別強調以自然嗓音為主、著重抒發感情、突出各自的個性外,各個演員運用什麼演唱方法並沒有嚴格的規定,有的過去在西洋唱法方面有一定基礎,有的則過去對中國民族聲樂有一定基礎,而且,現在不少通俗歌唱演員的歌唱實際上出現瞭一種傾向,即對科學的發聲方法和清晰的咬字、潤腔技巧等都采取“兼收並取”的態度。

  由此可見,20世紀以前,中國的歌唱藝術主要是植根於中國民歌、戲曲、說唱的演唱而逐漸形成的所謂“民族唱法”的傳統。從20世紀以後,隨著中國“新音樂”文化的建設和發展,又吸收瞭歐洲唱法的傳統。對於上述兩種不同的歌唱藝術傳統,盡管在學術上曾經一度存在過一些分歧和爭論,但總的還是朝著相互學習、相互補充、以達到共同為中國歌唱藝術的不斷提高和繁榮的方向在前進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