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宋代僧人,天臺宗山外派代表人物之一。字無外,號中庸子。錢塘(今浙江杭州)人,俗姓徐。自幼出傢,後於錢塘龍興寺受戒。21歲往奉先寺依源清習天臺教觀,後隱居於西湖孤山瑪瑙坡,與處士林和靖為友,又與天臺宗義學沙門慈雲遵式相交,以天臺三觀教人,孜孜不倦。與同門慶昭合著《辯訛》,自著《金光明經玄義表微記》1卷、《請觀音經闡義鈔》3卷等,與四明知禮等就《金光明經玄義》廣本與略本的真偽及觀法上的真心觀與妄心觀展開爭論。他學通內外,對儒墨老莊都有研究,主張儒釋一致,強強調用儒傢的倫理觀念改造佛教的心性思想,是宋代力倡三教合一的代表人物。還著有《文殊般若經疏》、《遺教經疏》各2卷,《般若心經疏》、《瑞應經疏》、《四十二章經註》、《不思議法門經疏》、《無量義經疏》、《觀音賢行法經疏》、《阿彌陀經疏》各1卷,《首楞嚴經疏》10卷。另有《涅槃玄義發源機要》 2卷(現行本作4卷)及《閑居編》 51卷等。因隱居孤山,人稱孤山法師。弟子有惟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