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是事物的根本特性。質感指視覺或觸覺對不同物態(如固態、液態、氣態)特質的感覺。質感在造型藝術中指藝術傢對不同物態運用不同手法所表現出的真實感。不同物態表面的自然特質稱為天然質感,如空氣、水分、草木、巖石和土壤等。物體經過人為改造而呈現的表面感覺稱為人工質感,如金屬、陶瓷、玻璃、塑膠、呢麻、綢佈等。不同質感給人以軟硬、粗細、光澀、枯潤、韌脆、透明和渾濁等多種感覺形式。油畫中利用光影、色彩的因素,運用薄畫或或厚塗的技法,以及筆觸肌理、畫刀刮磨等手段,可以描繪出質感逼真的效果。中國畫運用筆墨表現物態質感,如人物畫的十八描法,山水畫的各種皴法,點、染、皴、擦的基本筆法和濃、淡、幹、濕的基本墨法。這些經驗很大程度上有對物態質感和神理的表現成分。雕塑中則更為重視不同材料的自然質感,以及通過鑿、刻、塑、磨處理後的加工質感效果。從而使作品的純粹質料因素也成為一種審美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