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伊斯蘭教清真寺。位於浙江省杭州市羊壩頭。因寺院建築群形似鳳凰展翅,又稱鳳凰寺。與廣州懷聖寺、泉州清淨寺和揚州仙鶴寺齊名。據碑記,寺創自唐,毀於南宋,元至元十八年(1281)阿老丁重建。明景泰二年至弘治六年(1451~1493)間擴建重修,清順治三年(1646)再次重建,“其巍煥殆甲於中土”。1929年因市政建設,拆除其寺門及門頂加建之五層木制塔式望月樓,“鳳凰”遂失其完整形象。現正門門廳後禮堂為1953年新建,在原建築的前殿、、中殿遺址上。後部主體建築禮拜殿系原窯殿,為三大間磚砌無梁殿建築。據考證,正中一間可能系在宋代遺存基礎上重建,其餘兩間為元代增建,明代依原型重修。每間頂上皆覆以半球形穹窿,屋頂作中國式攢尖頂,中間為八角重簷,南北次間為六角單簷,筒板瓦壟,翼角高翹。殿內後墻有青砂石制“經香臺”,兩側雕竹節望柱,束腰刻花草。殿中木制“經函”,雕刻阿拉伯經文,工藝精細,可能為明代遺留藝術珍品。北墻內建有碑廊,今存碑石多系由他處移入的阿拉伯文、波斯文墓碑。2001年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真教寺寺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