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物理化學傢。生於福建惠安。1951年畢業於廈門大學化學系,1954年獲該校碩士學位。留校後歷任廈門大學化學系教授、系主任,化學化工學院院長,固體表面物理化學國傢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研究員、所長、結構化學國傢重點實驗室主任、學術委員會主任,福建省化學會理事長等職。1991年當選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主要從事量子化學、原子簇化學和固體表面化學研究。在量子化學理論研究中,將以嚴格的數學演繹為特征的量子化學與比較直觀的分子結構“物理圖像”緊密結合起來,建立瞭一種既直觀又嚴格的量子化學研究方法。在配位場理論研究中,解決瞭配位場理論的復雜計算問題及對強場與弱場兩種理論之間的相互聯系問題。在原子簇化學鍵理論研究中,建立瞭多面體分子軌道的群論方法。在多電子體系酉群理論研究中,提出一種有效的置換群不可約表示的計算方法,為價鍵理論計算方法的應用奠定基礎。“配位場理論的研究”集體獲1982年國傢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多電子體系酉群理論的研究”獲1989年國傢自然科學獎二等獎,還獲國傢教委科技進步獎二等獎一項。合著《配位場理論方法》(1980)、《休克爾矩陣圖形方法》(1981),專著《多面體分子軌道》(1987)、《角動量理論與原子結構》(1991),發表論文200餘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