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書院。在湖南省長沙市嶽麓山抱黃洞下。北宋開寶九年(976)由潭州太守朱洞創建。宋真宗於大中祥符八年(1015)賜書“嶽麓書院”門額,正式命名(見圖)。書院山長由朝廷委官任職,周式兼任國子學主簿,並得到朝廷賜書,書院也得到擴建,學生達60餘人,從此書院名聲大振。但隨後不久便開始衰落,兩宋之際毀於兵火。嶽麓書院的恢復重建始於南宋乾道初年。著名理學傢張栻在此主教,傳衡山胡宏之學,以“造就人才,傳道濟民””為辦學宗旨,遂成為湖湘學派主要基地。這一時期朱熹曾兩次來講學。紹熙五年(1194),朱熹任職湖南,遂大規模重建嶽麓書院,更置田五十頃,為書院養士之費。書院學生人數多達千餘人,時諺號稱“道林三百眾,書院一千徒”。書院的規模遠遠超過瞭北宋。宋末,書院毀於元兵。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重建。延祐元年(1314)再修。元末又毀。明弘治七年(1494),通判陳剛等重建,立朱張祠,推崇朱張理學傳統。正德、萬歷間,王守仁及其弟子相繼居此講學,傳播王學。明末再次毀於戰火。清順治時恢復辦學,雍正十一年(1733)列為省城書院。書院研習關閩濂洛諸學、漢學和經學,清代很多著名學者都曾在此肄業,故有“惟楚有材,於斯為盛”之譽。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改書院為湖南高等學堂。1912年設高等師范學校於此。1918年湖南省立高等工業專門學校遷設於書院舊址。1925年,工業專門學校與法政、商業專門學校合並改為湖南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