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遊人休息和觀景的園林建築。在造型上的特點是周圍開敞,小而集中,常與山、水、綠化結合起來組景,並作為園林中“點景”的一種手段。

  中國古代園亭 中國園林中很早就運用亭。從敦煌莫高窟的唐代壁畫中,可以看到那個時期亭的形象。明末計成著的《園冶》一書中,有專節論述亭的形式、構造、選址等。

  園亭的體量雖不大,但形式多樣。園亭的造型主要取決於它的平平面形狀、平面組合和屋頂形式等。中國古建築多是梁架體系的木結構,由木柱承重。因此,平面和立面的處理較自由。屋頂的造型和曲線也可由人們的審美觀點和視覺需要來確定。亭的形式起初是一種體積不大的四方亭,木構草頂或瓦頂,結構簡易。以後隨著技術水平的提高,逐步發展出多角形、長方形、圓形、扇面形、圭角形等形體。在單體建築平面上尋求多變的同時,又在亭與亭的組合,亭與廊、墻、房屋、石壁的結合,以及建築的立體造型上進行創造,出現瞭重簷、三重簷、攢尖頂、歇山頂、盝頂及組合亭等。

圖2 北京天壇公園雙環亭

圖1 四川青城山茅草亭

  中國園林很講究亭的位置的經營。在北京頤和園、北海、承德避暑山莊這類大型的離宮別苑中,亭多佈置於主要的觀景點和風景點上,或作為主體建築的陪襯。在規模較小的私傢園林中,亭常常成為組景的主體和園林藝術構圖的中心。在一些風景遊覽勝地,亭則成為增加自然山水美感的重要點綴。

  外國古代園亭 日本、朝鮮的古典園林中的園亭與中國的園亭屬於同一種建築體系,形式也很接近,佈局手法大體相同。西方古典園林中的亭沿襲瞭古希臘、古羅馬的建築傳統,平面多為圓形、多角形或多瓣形。立面的屋身、簷部和基座一般按古典柱式,有的也采用拱券,屋頂為穹頂、錐形頂或平頂。由於采用的是磚石結構承重體系,造型上比較敦實、厚重,體量也較大。在園林中常獨立設置或成雙地對稱佈置。這些都與中國式園亭迥然異趣。

  現代園亭 近代、現代建築中采用鋼、混凝土、玻璃等新材料和新技術建亭,為建築創作提供瞭更多的方便條件。因此,亭在造型上更為活潑自由,形式更為多樣,其中包括各種平頂式亭、傘亭、蘑菇亭等;在佈局上更多地考慮與周圍環境的有機結合;在使用功能上除滿足休息、觀景和點景的要求外,還適應於園林中其他多種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