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隋代城市規劃和建築工程專傢。字安樂。朔方夏州(治所在今陝西靖邊北)人,後徙居長安。出身於武將功臣世傢,自幼博覽群書,精熟歷代典章制度和多種工藝技能。官至工部尚書。文帝開皇二年(582)宇文愷負責規劃和主持興建瞭隋首都大興城(唐改稱為長安城)和東都洛陽城及其宮殿衙署。又開鑿廣通渠,決渭水達黃河,以通漕運。還主持修建瞭隋的宗廟、離宮仁壽宮(即唐九成宮)和隋文帝獨孤後的陵墓等。他所規劃的大興城汲取瞭北魏洛陽城和曹魏、北齊前後兩個鄴城城的優點,佈局嚴整,規模宏大,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對後世有深遠影響。宇文愷還撰寫過一些有關建築的著作,其中隻有《明堂議表》附於《隋書》中流傳下來。根據《明堂議表》一文可知,宇文愷考證瞭隋以前的明堂形制,提出建造明堂的設計方案和依據,並且附有按百分之一的比例尺繪制的平面圖和模型。當時,重大建築物在施工前先制圖已是通制,但按嚴格比例制作模型並寫出有設計依據的說明書則是宇文愷的貢獻。他所撰《東都圖記》《明堂圖議》、《釋疑》等著作已失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