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琴傢。原名宗稷,湖南寧遠人。早年曾在傢鄉習琴藝,至1908年,從師北京“金陵派”名傢黃勉之學琴。他很敬仰南北朝傳承《幽蘭》古譜的丘明,丘氏晚年隱居九嶷山,楊時百故自號“九嶷山人”,並以“九嶷琴社”名義在北京授琴。1922年7月赴山西太原育才館任教。楊時百自述:他雖早年學琴,但自得黃勉之的教授,才自認為“得吟猱之法”(《琴粹》),這種講究吟猱合拍的、集金陵派與湘派於一身的琴藝,成為以他為代表的“九嶷派”的特色。他又認為“以琴傳傳聲,如鏡臨物然”,故將其所編琴譜取名《琴鏡》,各譜訂有節拍,並附工尺譜。他最先將唐代的文字譜《碣石調幽蘭》譯為減字譜;其他如《廣陵散》、《流水》、《胡笳十八拍》等傳統名曲,也都匯集資料,加以探討,為後人提供瞭研究條件。楊時百好收藏古琴,平生收購古琴53張,並輯成《藏琴錄》專冊,現部分藏存於浙江省博物館。楊時百著有《琴學叢書》(包括《琴粹》、《琴話》、《琴學漫錄》、《琴學隨筆》、《琴學問答》、《琴鏡》等43卷,約70萬字,並匯集瞭32首琴曲,並附有工尺譜及他的評論,於1911~1931年陸續出版,1986年由中華書局再版。他的傳人很多,如現代琴傢管平湖即曾從學於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