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門螺桿菌引起的感染。1983年澳大利亞學者從慢性胃炎患者胃竇黏膜活檢組織中分離出一種彎麴菌(見彎麴菌感染),後命名為幽門螺桿菌(Hp)。它是慢性活動性胃炎和消化性潰瘍的主要病原菌,十二指腸球部潰瘍的患者Hp感染率可高達90%~100%;且發現與黏膜相關淋巴樣組織(MALT)淋巴瘤和胃腺癌的發生有一定關係,世界衛生組織將其定為Ⅰ類致癌原。幽門螺桿菌感染在世界各地均較常見,約半數人口胃內有幽門螺桿菌定植。其感染率在不同地區、不同種族及不同人群間有很大差別,在在經濟不發達和衛生條件差的地區感染率較高;在慢性活動性胃炎和消化性潰瘍病人中檢出率高於一般人群,一般一經感染可終身帶菌。

  相關性疾病 幽門螺桿菌感染與下列疾病的發生有關:①慢性胃炎。已證明慢性胃炎病人Hp的檢出率顯著高於正常人,幽門螺桿菌的數量與中性粒細胞浸潤程度呈正比,低胃酸癥與幽門螺桿菌感染相關,針對幽門螺桿菌治療可明顯減輕胃炎的病理學變化。以上說明幽門螺桿菌是慢性活動性胃炎的病原菌,作為新病原菌已達到科赫定律的所有條件。②消化性潰瘍。消化性潰瘍多發生在慢性胃炎和十二指腸炎的基礎上,且發現在潰瘍病患者中,幽門螺桿菌的感染率顯著高於無潰瘍病者。③胃MALT淋巴瘤胃腺癌。已證實胃MALT淋巴瘤的發生與幽門螺桿菌感染的慢性胃炎有關,並可在幽門螺桿菌根除治療後痊愈。且發現長期幽門螺桿菌感染者胃腺癌發病率增高。

  診斷 通過下列方法進行診斷:①幽門螺桿菌培養,要求條件較高,培養時間長,陽性率低,故不適用於臨床診斷。②尿素酶依賴性試驗,通過幽門螺桿菌能產生活性強的尿素酶,尿素酶分解尿素產生氨氣和二氧化碳,可分別依據幽門螺桿菌的改變和檢測二氧化碳呼出量,反映胃內尿素酶活性,來判斷有無幽門螺桿菌感染。快速尿素酶試驗及尿素呼氣試驗均為簡便、實用、快速、靈敏、準確的方法。③胃黏膜直接塗片染色胃組織切片染色,亦可檢出幽門螺桿菌。④血清學檢測幽門螺桿菌感染的特異性抗體,主要用於流行病學調查。

  1999年10月中國消化系病學術會議制定幽門螺桿菌感染的臨床診斷標準是:①幽門螺桿菌形態學檢測,塗片或組織學染色陽性。②尿素酶依賴性試驗陽性。

  治療 治療方法和方案很多。中國推薦的治療方案是:

  ①PPI(質子泵抑制劑,如洛賽克)+兩種抗生素。兩種抗生素為克拉黴素、阿莫西林、甲硝唑(或替硝唑)中任何兩種。

  ②含鉍劑低劑量三聯療法。ⓐ鉍劑標準劑量+四環素+甲硝唑。ⓑ鉍劑標準劑量+阿莫西林+甲硝唑。ⓒ鉍劑標準劑量+克拉黴素+甲硝唑或替硝唑。

  ③組胺H2受體阻斷劑+兩種抗生素。

  ④四聯療法。PPI標準劑量+含鉍三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