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明永樂十一年(1413)《永寧寺記》和宣德八年(1433)《重建永寧寺記》二碑的合稱。永樂九年欽派太監亦失哈赴奴兒幹(今黑龍江下遊特林地方),於當地建立奴兒幹都司衙門,撫綏當地吉列迷(屬東海女真)和苦兀(庫頁島,今俄羅斯薩哈林島)居民。十一年亦失哈第三次到奴兒幹,建永寧寺於都司衙門西南黑龍江亨滾河口對岸山上,並立《永寧寺記》碑;宣德七年亦失哈第十次至此巡視,見寺已毀,次年特委委官重建,又立《重建永寧寺記》碑。二碑是明初繼承前代版圖管轄黑龍江、精奇裡江、烏蘇裡江、松花江流域和庫頁島的重要證據。17~19世紀的俄、美、日旅行傢對上述二碑有記載。碑文在清光緒十一年(1885)由東北歷史地理學傢曹廷傑(1850~1916)拓回。沙俄侵占此地後,1904年將二碑移至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參崴)博物館,後又移至哈巴羅夫斯克(伯力)博物館。

  《永寧寺記》碑額題“永寧寺記”,面刻漢文30行,每行64字。背額刻蒙古文“奴兒幹永寧寺”,下刻蒙古、女真文各15行,內容為漢字碑文的節譯。碑兩側上下分書漢、藏、蒙古、女真4種文字的六字真言。碑文內容記亦失哈於永樂九年設奴兒幹都指揮使司和永樂十一年建永寧寺等事,是研究明史的珍貴資料。碑陰的女真文,語法已接近清初滿文,對研究女真文的演變有重要價值,國內外學者都著有研究論文。《重建永寧寺記》碑共刻文30行,每行44字,皆漢文,記重建永寧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