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早自編的世界地理著作之一。作者徐繼畬,字健男,號松龕,山西五臺人,曾任福建、廣東等省鹽運使、按察使和巡撫等職。通過鴉片戰爭,他認識到中國不能再閉關自守,於是以久駐閩粵、常與西方人交往之機,采輯外國情況,特別是從美國傳教士雅裨理等處得到西方人繪製的世界地圖冊和西方人撰寫的漢字圖書後,於1848年編撰成此書。全書10卷,共約20萬字。較全面介紹瞭當時世世界各大洲約80個國傢和地區的歷史、地理情況,包括疆界位置、政區城市、山脈河流、地形氣候、物產風俗、人種膚色、歷史沿革等情況。記述歷史偏重於近代,介紹各國偏重於亞、歐、北美。書中有40幅地圖,卷首有地球(東、西兩半球)圖,每洲的介紹之前有洲圖,重要的國傢還附有分國的地圖。該書以圖為綱,以文為說;體例周詳,系統有序;取材精審,廣征博引;內容新穎,思想先進。是19世紀中期中國學術水平最高的世界地理著作。梁啟超稱:“中國士大夫之稍有世界地理知識,實自此(指該書)始。”現有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