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應懸掛或張貼的兩條長幅。又稱楹貼對聯對子。主要流行於中國漢族地區,滿、蒙古等少數民族也使用。用漢字或其他少數民族文字豎排書寫。掛在右邊的為上聯,左邊的為下聯。楹聯原特指掛在楹柱上的對聯,後成為對聯的雅稱,以強調文學性;對聯是楹聯的俗稱,多數情況兩者通用。

浙江上虞曹娥廟內的楹聯,為曹娥廟四絕之一

  一般認為楹聯起源於五代(一說產生於晚唐以前),脫胎於民間春節時懸掛桃符以驅鬼避邪的習俗,後來作為節慶和裝飾方式被廣泛應用。相傳,五代後蜀主孟昶在寢門桃符板上的題詞“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是最早的楹聯。明代始用紅紙代替桃木板,同今之春聯。明太祖朱元璋除夕時曾頒聖旨,要求傢傢戶戶門上貼一副春聯,為他微服出行助興。這一命令極大推動瞭春節時貼春聯風俗的形成。清代,楹聯曾盛極一時,出現不少膾炙人口的名聯佳對。乾隆年間,孫髯的昆明大觀樓長聯和梁章鉅的《楹聯叢話》(1840)是清代楹聯發展的重要裡程碑,標志著楹聯已進入成熟期。

  楹聯的撰寫規則主要借自駢文和律詩的對偶句,基本要求平仄合律,對仗工整,文意切題。楹聯長短不一,短的僅一兩字,長的達幾百字。形式多樣,有正對、反對、流水對、聯球對、集句對等。特點為:①字數相等,斷句一致。字對字,詞對詞,句對句。②平仄結合,音調和諧。傳統習慣是“仄起平落”,即上聯末句尾字用仄聲,下聯末句尾字用平聲。③詞性相對,位置相同。稱為“虛對虛,實對實”。④上下聯內容大多相關,上下銜接,但不能重復用相同的字詞。作者要有較高的語言素養,以寥寥數語,做到文情並茂、神形兼備,給人以思想和藝術美的感受。

  楹聯文化味濃,具有喜慶色彩,應用廣泛。春聯、壽聯、室內外裝潢聯、名勝聯、商業聯、遊戲聯等構成的對聯文化已成為現代中國社會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楹聯還傳入越南、朝鮮、韓國、新加坡等國,貼對聯的風俗保留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