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馬克思主義批評傢。曾在劍橋大學三一學院就讀,師承於R.威廉斯。1969年以後,一直在牛津大學任教,1992年升任牛津大學凱薩琳學院教授。伊格爾頓著作甚多,主要有《莎士比亞和社會》(1967)、《流亡者和移民者》(1970)、《權力的神話》(1976)、《批評與意識形態》(1976)、《瓦爾特·本亞明或導向革命的批評》(1981)、《克拉莉莎被侮》(1982)、《文學理論:導論》(1983)、《批評的功能》(1984)、《審美的意識形態》(1990)、《希斯克利夫與大饑荒:愛爾蘭文化研究》(1995)、《學者和反抗者》(1999)和《文化觀念》(2000)等。伊格爾頓的著作基本上可分為三類:理論研究、實踐批評和“普及”作品,後兩類直接產生於第一類。伊格爾頓認為,社會主義知識分子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要創造一種“對抗的公共領域”——社會主義的知識機制和大眾文化;而要達到這一目標,就要使復雜的思想普及化,使社會主義理論可以為大眾理解。因此,伊格爾頓的一些著作非常具體,不像其他人的那樣艱澀,但總體上仍然有理論關懷。他的基本觀點是:文學不是經濟基礎的被動反映;文學既不完全獨立也不是對統治的意識形態的表現,文學展現它與意識形態的關系;批評傢必須打破文學作品看似的統一性和自然性,揭示出它隱含的知識——它不可能自行表現的條件和矛盾;批評傢應積極參與並指導人民大眾的文化解放;批評的重要任務是對生活和知識的機制提出質疑,尤其是它們的存在方式和目的;批評應該註重社會性和政治性,關註人類社會的政治、歷史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