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少數民族。主要分佈在廣西、湖南、廣東、雲南、貴州等省區。人口2 637 421(2000)。有本民族語言,但支系較複雜,主要有三種:①勉語,屬於漢藏語系苗瑤語族瑤語支。②佈努語,屬苗瑤語族苗語支。③拉珈語,屬壯侗語族侗水語支。一般通用漢文。關於瑤族的族源,大多數人認為與古代的“荊蠻”、“長沙武陵蠻”、“莫徭”、“蠻徭”等有淵源關係。因經濟生活、居住地域和服飾的不同,有幾十種不不同稱謂。經濟以農業為主,兼營林業。精於織染和刺繡,“瑤斑佈”享有盛名。民間文學源遠流長,大量作品口頭相傳,少量有手抄本和唱本。手抄本《評王券牒》(又稱《過山榜》)是民間重要的歷史文獻,對研究瑤族的歷史和遷徙具有重要價值。男女服裝主要用青藍土佈制作。男子穿對襟無領短衫、長褲或過膝短褲。廣西南丹瑤族男子喜著繡邊白褲,廣東連南瑤族男子喜留發髻,插雉毛以裝飾,並以紅佈帕包頭。婦女穿無領大襟上衣、長褲、短裙或百褶裙,在服裝的周邊飾以挑花、刺繡,頭上喜戴各種銀飾。少女、未婚或已婚婦女頭飾上有區別。以玉米、大米、紅薯為主食。住房有平房和樓房,為竹木結構或土墻結構。行一夫一妻制,一般不與外族通婚,招贅習俗普遍。人死後大部分行土葬,也有一部分行火葬。節日較多,主要有盤王節達努節等。信奉多神,認為萬物有靈,崇拜祖先,信仰“盤瓠”,也有信仰道教的。20世紀50年代開始在廣西、廣東、湖南、雲南等成立瞭13個自治縣,並先後建立瞭110多個民族鄉。

瑤族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