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清代雍正以後官員於正俸以外的津貼銀。意在以增加津貼而杜絕貪汙,鼓勵官員廉潔奉公。自雍正二年(1724)至乾隆四十六年期間,陸續各按品級發給遠比正俸為多的養廉銀兩。與歷代相比,清代官員的物質待遇最低,京官正一品每年俸銀180兩、米180斛(每斛為五鬥)平均每月銀15兩、米15斛(辦公費除外):知縣年俸隻有銀45兩、米45斛,平均每月銀3兩7錢5分、米1石8鬥7升5合(辦公費除外)。官宦之傢,為擺場面,僕從車馬、衣新食精,迎來送往,一月俸祿,未必夠五六日之之費。於是上下官吏貪瀆斂財、侵占挪用,無所不用其極。基層官借公濟私,取之小民;上司收禮受贓,通同作弊。順康時期,州縣官府一切公私費用,都取自於裡民,橫征私派,百弊叢生。其中又以耗羨一項,擾民尤甚。所謂耗羨,是指官府征收田賦時(一般是以銀代糧),為彌補官府將民戶所納零碎銀兩熔鑄成規范銀錠時所造成的損耗,而預先私增附加之稅,又稱火耗,或稱羨餘火耗。一般每征收正賦銀一兩,附加耗羨銀三錢左右,特殊情況下耗羨可加至五錢、六錢,甚至高過正賦。再加上其他私征雜派,往往每正賦一兩,有派至三兩、四兩、五兩以至十兩者。州縣官將耗羨等私斂所得中飽私囊,其餘則饋送上司及充作辦公經費。康熙年間即有人奏請除此陋規而未被準行。雍正二年(1724),陜西巡撫諾岷奏請將耗羨由全省統一征收,加派率限定在二成,總計得銀50萬兩,除扣抵司庫虧空及給發通省辦公所需等費用之外,度其盈餘作為各官養廉之用。既不增加國庫開支,又可增加官員收入,雍正帝對此大為贊賞,遂決定將耗羨歸公,全部提解藩庫,不得扣存於州縣。此項收入,第一用於彌補國庫虧空;第二用途,即根據官職高低,公務繁簡、收支多少及地方遠近等情況,定期給發地方各官養廉銀;第三用作各省辦公之費。由於各省耗羨加派率及所征總數的不同,各省用於養廉的銀數也不相同,因而各省之間同職官員的養廉銀數亦不一樣。一般來說,總督多者歲銀3萬兩,少者1.3萬兩;巡撫多者1.5萬兩,少者1萬兩;佈政使多則9 000兩,少則5 000兩;知府多者4 000兩,少者800兩;知縣多則2 200兩,少則400兩;其他佐貳雜職各官也都有數量不同的養廉銀。此後各官的養廉銀數雖然有所調整,但變動的幅度不大,並且逐漸固定,成為官員俸祿的組成部分。各省駐防八旗軍官亦給養廉銀,其數額各省也不相同,乾隆三十三年定,各駐防將軍歲給由2 500兩、2 000兩、1 800兩、1 600兩至1 000兩、700兩不等,綏遠都統800兩,副都統由1 000兩、800兩、700兩、至600兩、500兩不等。由於京官無養廉銀,是以雍正三年特旨增添漢官俸米,而各部堂官則給予雙俸。雍正五年又下令動用兩浙及兩淮鹽課餘銀,分給在京八旗及各京營都統至參領各級旗員作為養廉銀;乾隆元年又諭令自明年起,所有在京大小文官,也照各部堂官之例,給予雙俸,稱為“恩俸”。至於綠營武官自提督、總兵以至千總、把總等各級軍官,向來除俸祿外,另有分扣兵丁名糧之例,實即吃虛額空糧之陋規,到乾隆四十六年諭令查禁,議給養廉銀。提督每年2 000兩,總兵1 500兩、副將800兩、參將500兩、遊擊400兩、都司260兩、守備200兩、千總120兩、把總90兩等,新疆、雲南、福建、臺灣等邊省武官養廉銀則較內地各省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