輯錄中國古代訓詁資料的書,19卷。清代任大椿編輯。任大椿幼植,一字子田,江蘇興化人,乾隆三十四年(1769)進士,由禮部職轉為四庫書館纂修,官至陝西道監察禦史。此書從前代古書中鉤稽已亡佚的字書、韻書和訓詁書,按書分別編錄,故名《小學鉤沉》。其中包括倉頡篇(附倉頡訓詁、倉頡解詁)、三倉(附三倉訓詁、三倉解詁)、凡將篇、古文官書(附古文奇字、郭訓古文奇字)、勸學篇、聖皇篇、通俗文、埤倉、古今字詁、雜字、聲類類、辨釋名、韻集、雜字解詁、周成難字、小學篇、字苑、字林、音譜(李概)、纂文(何承天)、纂要、文字集略、廣蒼、字統(楊承慶)、韻略(陽休之)、證俗音、文字指歸、切韻、字書、字體、異字苑、字類、字、古今字音、聲譜、證俗文、異字音等。各書大體按照年代早晚排列。此書前12卷經王念孫校訂,後7卷由王引之刊正。書前原有儀征施朝幹所撰墓志,嘉慶二十二年(1817)汪廷珍序言,今並失去。現在通行的是光緒年間刻本。

《小學鉤沉》書影(清嘉慶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