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代小說期刊。月刊。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正月在上海創刊,由小說林總編輯所編輯,小說林宏文館有限合資會社發行,光緒三十四年九月停刊,共出12期。徐念慈、黃人主編。主要著、譯者有徐念慈、黃人、曾樸、包天笑、陳鴻璧等。所刊作品以小說為主,兼及戲曲、詩詞、隨筆、文藝評論等。每期約五六萬字。《小說林》刊登的作品以翻譯小說和短篇小說居多,而小說理論尤見特長。黃人的《小說林發刊詞》指出小說是“文學之傾向於美的的方面之一種”;徐念慈的《小說林緣起》引黑格爾的美學理論以論證小說“殆合理想美學、感情美學而居其最上乘者”,強調小說要有“美的快感”、“具體理想”,要以“形象”感人,都是對小說功能和審美特征的進一步發掘。對小說的分類,亦如《新小說》,但不再把戲劇作品歸入小說欄目,說明其文學類型觀念已較科學。《小說林》與革命黨人關系密切,1907年秋瑾犧牲後,刊登瞭大量紀念秋瑾的作品。所載小說,比較重要的有曾樸的歷史小說《孽海花》、翻譯小說《馬哥王後佚史》,陳鴻璧翻譯的《蘇格蘭獨立記》等。雜著以黃人《小說小話》和吳梅《奢摩他室曲話》最為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