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族舞劇。1959年上海實驗歌劇院實驗舞劇團首演。編導為張拓、白水、仲林、舒巧、李群;作曲為商易;舞臺美術設計為黃力、錢章泉、程光華、張小舟、蔣白菰等;主要演員為陳健民、葉銀章、舒巧、惲迎世、仲林。

《小刀刀會》劇照 (上海實驗歌劇院演出)

  舞劇根據1853年上海小刀會起義,抗擊清軍和外國侵略者的史實創作。全劇由“起義”、“勝利”、“抗議”、“夜襲”、“求援”、“突圍”、“前進”等場次組成。表現瞭小刀會反抗帝國主義的侵略和封建主義的統治與壓迫的農民武裝鬥爭,揭露瞭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陰謀和清政府喪權辱國的面目,歌頌瞭勞動人民不畏強暴、前仆後繼的精神。舞劇以中國傳統古典舞蹈為基礎,吸收瞭江南民間舞蹈以及武術的動作語匯並加以發展、創新,成功地塑造瞭劉麗川、潘啟祥、周秀英等英雄形象,達到瞭內容與形式的完美統一,成為中國當代民族舞劇初創時期的優秀代表作品。1961年上海天馬電影制片廠將舞劇攝制成彩色藝術片。舞劇中的《弓舞》曾於1959年獲第七屆世界青年與學生和平友誼聯歡節金質獎章。1994年被確認為“中華民族20世紀舞蹈經典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