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科向日葵屬的一種。一年生草本植物。因幼苗和花盤有向日性而得名。重要油料作物之一。原產於北美,後引入歐洲。1716年英國A.佈尼安首次從種子中提取油脂成功後,開始作為油料作物栽培。中國栽培向日葵已有400年歷史,主要分佈在東北、華北和西北地方。

> 圖1 向日葵頭狀花序縱切面

  有油用型、食用型和中間型三個類型。根系強大,可深入土層2~2.5米,耐旱性強。莖直立,高大圓形多棱角。葉大,互生,卵形或卵圓形。頭狀花序習稱葵花盤,著生於莖稈頂端,直徑一般為20~30厘米,四周有綠色苞葉。邊緣是舌狀花,花瓣大,中間為管狀花,多為橙黃色,兩性花,一個葵花盤一般有管狀花1 000~1 500朵(圖1)。果實為瘦果,倒長卵形,俗稱葵花子。油用種粒小,子實飽滿,含油率40%以上,皮殼薄,皮殼率25%左右;食用種粒較大,含油率20%~30%,皮殼率高於油用種。

圖2 葵花盤

  喜光喜溫,為短日照植物,要求光照一般不超過12小時。耐旱,需較多水分,生育期110~150天。從出苗到出現幼小頭狀花序期間,需水較少。從幼小頭狀花序出現到開花結束,是葵花盤發育、子實形成的重要時期,需水量約占總需水量的60%左右。耐瘠薄,耐鹽力比玉米高1倍。在全鹽量0.4%以下的土壤上都能生長結實。但需肥較多,尤需鉀肥。

  國際上向日葵的育種工作開始較早。隨著育種工作的發展,20世紀60年代種子含油量由27%提高到45%左右。70年代後又開始利用雜種優勢,種植雜交種。

  向日葵油是半幹性油,油質優良,氣味芳香,除作普通食用油、人造奶油、色拉油外,還供制造油漆、印刷油、潤滑油、合成橡膠、肥皂和蠟燭等。油粕營養豐富,含蛋白質30%~36%,脂肪8%~11%,糖分19%~22%,可作糕點餡、醬油、幹酪素和味精,也是傢禽、傢畜的精飼料。脫粒後的葵花盤含粗蛋白7%~9%,與燕麥相近;此外含粗脂肪6.5%~10.5%,果膠3%,也是良好的飼料。莖稈可作造紙原料和壓制隔音板,皮殼可用以提取活性炭、染料、酒精、糠醛以及制纖維板。莖稈和皮殼的灰分含鉀量較高,可作鉀肥。向日葵也可作青儲飼料,還是重要的蜜源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