蝮蛇科響尾蛇亞科(Crotalinae)動物的統稱。因尾部搖動時會發出響聲得名。廣泛分佈在加拿大到南美洲的新大陸。有2屬30餘種:① 響尾蛇屬(Crotalus),包括一些大型種類,如角響尾蛇。②侏響尾蛇屬(Sistrurus),主要包括一些小型響尾蛇,如鏈響尾蛇蛇地侏響尾蛇

角響尾蛇在松軟沙地上運動

  響尾蛇兩眼和鼻之間有一個能感覺熱的頰窩,尾部有一串角質的鎖環,擺動時這些環可發出聲響。成年響尾蛇的尾巴有6~10塊鎖環。不同種的身長差異較大,最小的身長隻有30厘米,如侏響尾蛇;最大的是菱背響尾蛇,身長可達250厘米。體色大多呈淡灰色、淡褐色,都有褐色的菱形、六角形斑點,也有些種體色呈橙色、紅色或者綠色,因此根據體色鑒別種類很困難。

  響尾蛇通常棲息在比較幹燥的地區。大多數種類以小型哺乳類為食,主要是嚙齒動物。幼蛇或者體型較小的種類主要以蜥蜴為食。同其他種類的蛇一樣,響尾蛇不能適應過冷或過熱的環境。夏天為夜行性,冬天則在巖石的縫隙中冬眠。所有的種類都具毒牙,毒液主要為神經毒素,對牲畜或人類有很大的危險性。加勒比海的阿魯巴島響尾蛇瀕危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