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音樂表演團體。成立於1977年。由當時的香港市政局管理,香港回歸後由特區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資助並管理。2001年改由香港中樂團有限公司負責運作,是香港地區的職業中國傳統音樂表演團體。樂團藝術部門編制由最初50人增至88人,包括藝術總監、助理指揮、研究員、樂器改革主任、團長兼助理指揮、副團長兼首席、聲部長兼首席(2位)、首席樂師(12位)、助理首席樂師(9位)及樂師(59位)。樂團的演出編制分拉弦、彈撥、吹管及敲擊4個樂器組別,其中包括傳統及新改革的多多種樂器。在歷任音樂總監吳大江關乃忠石信之和現任藝術總監及首席指揮閻惠昌的帶領下,樂團肩負著推廣中樂的任務。香港中樂團植根於歷史悠久的中國文化,演出的形式及內容包括傳統民族音樂及近代大型作品。樂團更廣泛地邀約各種風格及類型的新作品,委約及委編作品逾1 500首,務求以嶄新的技巧與風格,豐富中樂曲目。2003年1月,香港兒童中樂團正式成立,以扶育音樂幼苗及培育新一代的觀眾。樂團已舉辦音樂會逾2 000場,並經常到外地巡回演出,足跡遍及澳大利亞、新加坡、日本、加拿大、美國、荷蘭、奧地利、德國、英國及法國等地。1998年11月獲邀參加在阿姆斯特丹及鹿特丹舉行兩場音樂會,與當地的樂隊同臺首演著名作曲傢許舒亞的作品,成為第一個在阿姆斯特丹音樂廳演出的中樂團;2002年10月,樂團榮獲香港國際現代音樂節頒贈“最傑出弘揚現代中樂榮譽大獎”。樂團早期灌錄瞭4張唱片:《梁祝協奏曲/拉薩行》、《十面埋伏/春江花月夜》、《穆桂英掛帥》及《香港中樂團專輯》。在跨入21世紀之際,樂團展開新一輪錄音計劃,包括1999年與香港作曲傢聯會合作錄制唱片《風采》,2000年先後推出《喝采》及《美樂獻知音》,深獲好評。2002年3月推出《秦·兵馬俑》及《山水響》專輯,其中輯錄近年廣受歡迎的傳統及現代大型中樂交響作品。

1999年9月25日,香港國慶周開幕典禮暨音樂會在文化中心音樂廳舉行,香港中樂團在開幕禮上演奏